黄皮肤健康百科脓疱疮的症状及治疗

脓疱疮(impetigo)又名“传染性脓疱病”,俗称“黄水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以发生丘疹、水疱、脓疱,易破溃糜烂,形成蜜黄色痂为特征。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传染病,易在儿童中流行。夏秋季节高发,尤以夏末秋初汗多闷热的天气发病率最高。

非大疱型脓疱疮

又称接触传染型脓疱疮或寻常型脓疱疮,是脓疱疮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70%。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流行。身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嘴唇四周、鼻周围、耳廓和四肢等暴露部位,刚开始为红色斑点或者小丘疹,可迅速转变为脓疱,然后破裂、糜烂,结成蜜黄色厚痂,患者可有瘙痒。陈旧的痂一般6~10天后脱落,脱落后不留瘢痕。病情严重者可有发烧、淋巴结炎,甚至出现败血症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大疱型脓疱疮

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以发生,特别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多发生在躯干和四肢。起始症状为散在水疱,在1~2天内迅速增大,直径可在2cm以上,水疱内清亮、淡黄色的疱液可变混浊并下沉形成半月形,水疱容易破溃、糜烂,并留下淡黄色脓痂,痂脱落后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深脓疱疮

又称臁疮,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人。好发于小腿或臀部,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皮损初起为脓疱,逐渐发展至皮肤深部。典型皮损为蛎壳状黑色厚痂,周围红肿比较明显,把痂去除后可见碟状溃疡,患者可自觉疼痛,病程约2~4周或更长。

新生儿脓疱疮

发生在新生儿的大疱型脓疱疮,传染源主要为婴儿室的工作人员、产妇本人或家属等,污染的尿布或床单等也可成为传染源。典型皮损为广泛分布的多发性大脓疱,破溃后形成红色糜烂面,可出现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若并发肺炎、脑膜炎、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败血症等可危及生命。

①拥挤的场所。

②脓疱疮在学校和幼儿园容易传播。

③温热潮湿的天气。

④脓疱疮感染在夏季最常见,且温热潮湿的气候出汗较多,也容易感染细菌。

⑤密切接触皮肤,参加有身体接触的运动,比如足球和摔跤,会增加感染脓疱疮的风险。

⑥瘙痒性皮肤病,患有痱子、虫咬皮炎、湿疹的患者,可经常搔抓更容易感染。

⑦皮肤破损,皮肤有微小损伤者也易患病。

⑧免疫力低下,患糖尿病、艾滋病等免疫力低下者患病风险增加。

①若家中有成员得脓疱疮,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使用一次一洗的干净毛巾,使用后用热水和热烘干机杀死细菌。

②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食物,多饮水以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③保持皮肤清洁,穿棉质宽松的衣服,减少对皮损的摩擦,定期更换衣服。

④避免搔抓患处,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炎夏季节建议每天洗澡1~2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⑤保持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心态。

图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黄皮肤药物诊疗方案——脓疱疮

患者在外用药物前应先清洁患处,可正常洗澡,最好淋浴。

皮损渗出较少时,使用75%酒精消毒后涂抹黄皮肤液体敷料,3-5次/日,口服抗生素。

皮损广泛、渗出较多时,使用1%-3%硼酸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湿敷10-20分钟后,再涂抹黄皮肤液体敷料,2-3次/日,口服抗生素。

黄皮肤”液体敷料产品简介

:“黄皮肤”液体敷料:通常为溶液或软膏(不包括凝胶)。:皂角刺、土茯苓、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百部、白鲜皮、黄柏、铁冬青、七星剑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产品优势

能全面杀灭由葡萄球菌、念珠菌(霉菌、真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皮痒瘙痒,杀菌快速、高效。1分钟快速止痒。萃取天然蛇床子-R2及苦参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有效成分,杀菌止痒,效果显著。非抗生素杀菌剂,采用纯中草药配方,避免杀菌过程中产生耐药细菌,避免产生皮肤炎症,无刺激更安全。能保持伤口持续处于湿润状态,加速皮肤上皮组织修复再生,比干燥伤口愈合速度快3倍。产品安全持久,独有的杀菌配方能提升皮肤局部免疫力、减少疤痕,不易复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能起到物理屏障作用的保护层进而达到保护皮肤,预防化妆过敏、实物过敏、接触性过敏等问题!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适用于成人皮肤炎症的护理。如瘙痒、癣症、脚气、蚊虫叮咬等护理。打开包装,涂抹或冲洗,每次适量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chuangzia.com/szyc/5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