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换地方一换季节身体就莫名会过敏?有的人即使过了青春期仍然满脸痘痘甚至痘坑还很深?
同样生活的环境,却有的人面临总过敏面料痤疮的困扰?想知道这是命运的不公还是身体某些器官在作祟呢?
敬请收听本期“愛中医”课程“过敏与痤疮”
↓↓↓点击音频
课前福利
★慢性阑尾炎:
症状:右侧小腹部疼痛,腹胀恶心、有嗳气,大便不畅或者干燥。医院诊断为慢性阑尾炎。中医诊断是脾虚瘀滞,气血不通。
方法:健脾化瘀,清热化脓。
可服用:大黄炭5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败酱草20克、瓜篓30克、茯苓15克、生薏苡仁30克、冬瓜仁20克、赤芍15克、甘草5克、元胡10克、乌药10克、熬1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加减:如果大便溏稀加芡实20克、白术30克。如果便秘严重加陈皮30克。
康复后用善后方:当归10克、白芍15克、川芎12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干姜10克、泽泻15克、砂仁5克、陈皮15克、炙甘草5克,熬6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课程要领
★一、痤疮基本方。
症状:脸上痤疮红肿连片,能挤压出白色膏体,心烦容易发怒,或者情绪激动。口苦咽干,难以入睡,或者睡的很晚。
根源:胆胃上逆造成的郁久化火使之变肝疏泄过度。
方法:降胆胃,泻肝清热,凉血解毒。
可服用:姜半夏15克、龙胆草9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10克、通草5克、车前草10克、当归8克、生地6克、柴胡10克、凌霄花10克、生甘草5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川芎10克、茯苓30克、白术30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红花10克,熬10付,一付熬出两袋。
如果脸热、口气热、总发烧,可以加生石膏15克、知母5克。
如果10付之后效果很好,可以拿掉龙胆草,继续服用10付。
如果不再心烦拿掉栀子继续服用。
如果白带发黄加栀子10克、黄柏10克。
二、痤疮同时胸部疙瘩。
症状:在面部、颈部、胸部出现大量痤疮。背部均有大量密集或散在的丘疹,有的呈黑色,有的呈鲜红或暗紫色,大小不等,有白色脓点,密密麻麻一片。面色红赤,心烦口苦,舌苔白。
根源:胆胃上逆,导致下焦湿寒,湿久化热,感受风邪,结于肌表。
方法:降胆胃,解肝郁,和解营卫。
可服用:柴胡15克、姜半夏15克、黄芩15克、党参15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天花粉10克、浙贝母10克、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生龙骨15克、煅牡蛎30克。熬2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如果便秘加生大黄6克。
如果不便秘加熟大黄6克。
如果大便溏稀加芡实10克,排便困难在吃汤药一个半小时后,吃人参健脾丸。
如果怕冷并且腰冷、膝盖冷腰酸,可以吃金匮肾气丸。
如果月经颜色黑,痛经的,在吃汤药一个半小时后,可以服用后愛暖参茶。
三、吃食物过敏,经常有皮疹。
症状:大量吃海鲜后出现红色皮疹,自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即可消失。但病情逐渐加重,后稍食鱼肉及辛辣后都会导致病情复发。全身散在红色风团,有的融合成片,瘙痒,夜间严重。心烦,口干口苦,时有头晕心悸。
根源:西医称为慢性荨麻疹。中医则为血虚风燥,阴液亏耗。
方法:养血滋阴,平肝镇心。
可服用:茯苓30克、白术30克、生地10克、何首乌10克、姜半夏10克、黄芩15克、生龙骨15克(捣碎)、珍珠母15克(捣碎)、赤芍10克、白芍15克、柴胡6克、柏子仁10克、丹皮15克、合欢皮10克、蝉蜕8克、紫苏15克、防风8克、鸡内金10克,熬1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四、小朋友皮肤过敏。
症状:4岁,接触花粉过敏,瘙痒感,面部红肿,不发烧,大便干结,皮疹发红,躯干及四肢有红色斑丘疹。
根源:中气不足湿热伤阴。
方法:清热凉血,解毒除湿。
可服用:荆芥10克、连翘6克、生地8克、知母6克、生薏苡仁15克、黄芩5克、姜半夏5克、砂仁4克、黄连2克、陈皮10克、白蒺藜10克、赤芍10克、生山楂12克、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熟大黄4克、白鲜皮8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柴胡6克,熬10付,一付熬出三袋。这是4岁孩子的剂量。
★愛中医特集1R:白花蛇舌草30克,桑白皮15克,党参12克,枇杷叶15克,蒲公英30克,鱼腥草30克,地骨皮15克,黄芩15克,甘草6克,黄连8克,黄柏15克
五剂水煎服
2R:桑白皮15克,黄芩15克,双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紫花地丁20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生地15克,白芷10克,红花10克,夏枯草15克,土贝母15克,栀子10克,苦参15克,蒲公英30克,连翘15克,生甘草3克
十剂水煎服
外用洗剂:苦参20克,蛇床子20克,白蔹25克,徐长卿20克,五倍子15克,白芷12克
收到回复:“加入爱中医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