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苦参kushen
苦骨、川参、牛参、地骨、野槐根。
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根。
亚灌木。根圆柱状,外皮黄色。茎枝具不规则的纵沟,幼时被黄色细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下具线形托叶,小叶5~21枚,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圆形或钝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被短毛,苞片线形,花淡黄白色,花冠蝶形,雄蕊10枚,花丝离生,仅基部愈合,雌蕊1枚,子房上位。荚果线形,先端具长喙,成熟时不开裂。种子间有缢缩,近球形。
生于山坡草地、平原、路旁、沙质土壤地的向阳处。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春、秋季采收,以秋采者为佳。挖出根后,去掉根头、须根,洗净泥沙,晒干。鲜根切片晒干,称苦参片。
性寒,味苦。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用量4.5~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煎剂及其中所含苦参碱给家兔口服或注射,皆可产生利尿作用;煎剂在试管中高浓度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水浸液在体外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醇浸膏在体外有抗滴虫作用;苦参碱注射于家兔,发现中枢神经麻痹现象,同时发生痉挛,终则呼吸停止而死。注射于青蛙,初呈兴奋,继则麻痹,呼吸变为缓慢而不规则,最后发生痉挛,以致呼吸停止而死,其痉挛的发作可能起因于脊髓反射的亢进。对家兔的最小致死量为0.4克/千克。有正性肌力作用,剂量过大则心脏出现自发性收缩及兴奋性降低;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增加灌流量;可拮抗咖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可平喘、抗过敏;抑制免疫系统;升高白细胞;抗肿瘤、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增强小鼠小肠的推进功能,保护胃黏膜损伤等。有毒。
主要含多种生物碱,右旋苦参碱、左旋臭豆碱、苦参碱、槐定碱、苦参素、苦参查耳酮醇、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1,8-桉叶素、伞形花内酯、右旋槐花醇等成分。
本品苦寒败胃损肾,脾胃虚寒、肾虚无热者禁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①治血痢不止:苦参炒焦为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仁存堂经验方》)
②治齿缝出血:苦参30克,枯矾3克。为末,日三揩之。(《普济方》)
③治大小便不利:苦参、滑石、贝齿各等分。上三味捣筛为散。每服饮下一匕,或煮葵根汁服之,弥佳。(《外台》)
④治赤白带下:苦参60克,牡蛎45克。为末,以雄猪肚一个,水三碗煮烂,捣泥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温酒下。(《积善堂经验方》)
⑤治疥疮:苦参、蛇床子、白矾、荆芥穗各等分。上四味煎汤,放温洗。(《济生方》苦参汤)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