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夏季,不少人手上会冒出一些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泡,奇痒无比,挠它怕感染,不挠又难忍,该如何是好?而且水泡破后还会出现蜕皮现象,天气越热,情况还越严重。有人认为这是体内湿气作怪,有人说这是湿疹,甚至还有人觉得是“脚气”蔓延?其实所谓的“小水疱”学名叫做汗疱疹,是一种内源性皮肤湿疹样反应。常发于手掌、手指侧缘和足边缘,春末夏初多见,秋冬减轻甚至自愈。今天我们就来解惑汗疱疹。
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指端皮肤的复发性水疱病,属于湿疹的一种,特点是反复发作,常连续发作数年,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汗疱疹症状表现
水泡呈针头至粟米大小,分布较为密集,略微凸出皮肤,有坚硬感,颜色为黄色或者白色,晶莹清晰,挑破后有少量液体渗出,干涸快,但随之也会出现蜕皮症状。汗疱疹的原因
汗疱疹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对于大多数患者还不能完全确定其发病原因。目前认为有一些因素可能与汗疱疹的发生或加重有关:遗传过敏性体质(例如有特应性皮炎/湿疹病史)接触一些过敏原,最常见的是金属镍、铬、钴等接触一些刺激性物质,特别是从事潮湿工作和金属加工业脚部或者其他远隔部位真菌感染如足癣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患者手部出汗过多(出汗多不是直接原因,是加重因素)吸烟紫外线辐射情绪紧张汗疱疹的治疗西药1.早期水疱性损害1%的炉甘石洗剂或者3%-5%的福尔马林溶液外擦,可干燥止痒。开始脱皮时可外用皮质类固醇霜或者软膏,如曲安西龙尿素软膏等等。若局部反复脱皮,干燥疼痛者可外用2%-5%的水杨酸软膏,10%的尿素霜等。2.新生儿汗疱疹局部创面以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消洗,凉干后涂0.%碘伏溶液,3次/d,创面暴露。3.症状较重患者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倍他米松、氯倍他索。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在局部使用激素药膏后,裹上保鲜膜,以促进激素渗透进皮肤,3-7天可见较好效果。中药1.复方土茯苓洗剂土茯苓6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黄柏30g、薏苡仁30g、白矾30g、生地榆30g。方法:水煎约ml,温凉后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2次/日,两天一剂。2.侧柏叶汤侧柏叶30g、地骨皮、双花、透骨草、艾叶、甘草各20g。痒甚加白癣皮、防风20g;汗多者加明矾、葛根各20g。方法:水煎熏洗,5剂一疗程。3.苦参汤苦参30g、蛇床子15g、白鲜皮15g、黄柏10g、百步10g、野菊10g、威灵仙10g、川椒3g。方法:上药加ml水煎取汁,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2次/日。治疗期间忌用肥皂、洗衣粉等碱性物质,15天为1疗程。此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增加自身免疫力,放松心态,洗手洗脚后手足部要彻底干燥,并立即使用润肤剂,保湿霜、护手霜等,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预防反复发作。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