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的高产种植技术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218/5941764.html

白鲜皮别称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等,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生于土坡灌木丛中、山地灌木丛中及森林下,根皮入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抗癌的作用,栽培价值较高。

统货从年入夏的28-30元升为年的34-45元,由于货源不足,投交由畅转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是白鲜皮的产区之一,时下产区正值采挖,但因这段时间农户集中采摘五味子,白鲜皮的行情略显低迷,农户采挖不积极,产量不大。产区尚有部分陈货库存待售,货源整体走销不快。目前抽芯率85℅左右的统货售价在65元上下。根据白鲜皮只采挖不种植完全依赖野生的因素,价格一年一个台阶是稳步上升的。人工栽培3-4年亩产干品--公斤左右,每亩纯效益2万元以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鲜皮的种植技术吧!

生长习性

野生白鲜皮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林缘及低矮灌丛间含沙石土壤,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喜光照,耐严寒,耐干旱,不耐水涝。种子呈圆球形,亮黑色,千粒重20~21克,适宜发芽温度16~20℃。条件适宜,播种后15~18天出苗,当年生株高10~15厘米,冬季能自然越冬。两年生株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长15~20厘米。3年生苗开始开花结实。栽培的白鲜皮生长期天左右,4月下旬返青出土,9月下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

生长习性

野生白鲜皮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林缘及低矮灌丛间含沙石土壤,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喜光照,耐严寒,耐干旱,不耐水涝。

选地整地

白鲜皮主要用种子繁殖,先集中育苗,生长1~2年再进行分栽。育苗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平地或缓坡地,低洼易涝、盐碱地或重黏土地不适宜,最好应有排灌条件。深翻地25~30厘米,同时根据肥力情况每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公斤。打碎土块后做床,床宽1~1.2米,高15~20厘米。

移栽地应选缓坡地,要注意排水良好,山区可以利用阳光充足的山坡荒地、果园及人工幼林的行间栽培,也可以利用承包的柞蚕坊、榛子园的低矮灌丛空间栽培。

繁殖方法

1、播种:白鲜皮种子采收后晾晒5~7天,放在阴凉通风处贮存,10月上旬至11月初,进行秋季播种,如果不能秋播,将种子放在室外进行低温冷冻,翌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季播种出苗早、苗齐。播种时搂平床面,按行距12~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踩好底格,将种子同细沙一起播到沟内,盖土3~4厘米,每亩播种量7~10千克。盖土后床面稍加镇压,有条件的床面盖一层稻草保湿,有利出苗。

2、移栽:白鲜皮幼苗生长1~2年,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移栽。将苗床内幼苗全部挖出,按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根据幼苗根系长短开沟或挖穴,顶芽朝上放在沟穴内,使苗根舒展开。盖土要过顶芽4~5厘米,盖后踩实,干旱时栽后要浇透水。

田间管理

1、育苗田:白鲜皮育苗田出苗时应逐次将床面的覆盖物除去,生长期内要经常除草松土,雨季应做好田间排水。2年生苗在生长盛期适当追施氮磷肥,也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除去残存茎叶,向床面盖土2~3厘米,以利幼苗越冬。

2、移栽田:白鲜皮移栽田经常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要向茎基部培土,防止幼根露出地表。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同时增施磷钾肥。不采种子的植株在孕蕾初期剪去花蕾,以利根部生长。秋季枯萎后,及时割去茎叶,床面盖土或盖一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俗称施“盖头粪”,利于根部越冬和翌年植株生长。

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3月开始发病,多发生在叶部,叶初生褐色斑点,渐在叶背产生1层霜霉状物,使叶片枯死,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信液,或50%瑞毒霉倍液、甲基托布津倍液喷射。

菌核病,3月中旬发病,危害茎基部,初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水渍状梭形病斑,严重时茎基腐烂,地上部位倒伏枯萎,土表可见菌丝及菌核,可用3%菌核利或1:3石灰和草木炭混合后撤入畦面,或用5%氯硝铵粉剂撒施。

锈病,3月上、中旬发病,在初期叶现黄绿色病斑,后变黄褐色,叶背或茎上病斑隆起,散出锈色粉末,可用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喷射,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倍液喷射。

虫害有地老虎危害幼苗及块茎,另有蝼蛄、金龟子幼虫、种蝇等。

采收加工

1、采收:白鲜皮移栽后生长2~3年,在秋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采收药用根部,以秋季采收为好。先割去地上茎叶,从苗床一端开始将根全部挖出,去掉泥土及残茎,放阳光下晾晒。晒至半干时除去须根,将根抽去中间硬芯(木质部),再晒至全干后入库备用。2.8~3.3公斤鲜根可晒干品1公斤,亩产干品~公斤。

2、留种:留种田应选生长4年以上的健壮植株,平时应加强管理,花期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排水。种子在7月中旬开始成熟,要随熟随采,防止果瓣自然开裂,使种子落地。果实绿色开始变为黄色、果瓣即将开裂时即可采取。每天上午10点前趁潮湿时将果子剪下,放阳光下晾晒,上面盖一透明塑料布,以防止种子弹到他处。果实全部晒干开裂后再用木棒拍打,除去果皮及杂质,将种子贮存或秋季播种。

(白鲜皮籽)

党参育苗技术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供药用,具有补气养血、生津清肺等功能。党参喜凉爽、湿润气候,宜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种植,涝洼地、盐碱地和黑黏性土质不宜栽培。

种子繁殖

要用新采收的种子。育苗地应选半阴半阳坡,每亩施厩肥或堆肥1公斤左右,然后翻耕、耙细、整平做成平畦或高畦。党参从早春解冻后至初冬封冻前均可播种,一般常在7、8月份雨季或初冬封冻前播种,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春播。为使种子提早发芽,可作浸种处理,即用40℃-50℃的温水,放入种子约5分钟后,将种子置于纱布内,用清水洗数次,再放在温度在15℃-20℃的室内沙堆上,每隔3-4小时用清水喷淋一次,5-6天种子裂口即可播种。

撒播或条播

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盖上薄土,随后轻轻镇压。每亩播种量约1公斤;条播:按行距10厘米挖一个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盖上薄土,每亩播种量0.5-1公斤。播后畦面用玉米秆、稻草或松杉枝等覆盖保温,以后还需适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高约5厘米时将覆盖物逐渐揭掉,揭时要防烈日晒死幼苗。也可与玉米、小麦等作物间作种植。党参长到高约10厘米时,可间去过密的小苗、弱苗,使株距保持在1-3厘米。幼苗期应注意及时松土除草,以免草大根深。育苗地一般不施肥,要适当控制水分,幼苗期应勤浇水,苗长大后可减少浇水的次数,雨季应注意排水。参苗生长一年后即可移栽大田。

移栽大田

整地时每亩施厩肥或堆肥0公斤,或加过磷酸钙30-50公斤,然后,深耕25-30厘米,耙细、整平,做成约厘米宽的畦。山坡地一般不做畦,顺坡向整平即可。地整好后于10月中旬至11月封冻前,或早春地化冻后,幼苗萌芽前移栽。按行距20-30厘米开15-20厘米深的沟,山坡地应顺坡横向开沟,将党参种根按株距6-10厘米斜摆上沟内,然后盖上约5厘米的土,每亩用种根约25公斤。当苗高30厘米时搭架,一般可用竹杆搭“人”字架。

防风种植技术

防风种植以家种为主,其中黑龙江的最佳。可以和玉米、蓖麻等作物套种。防风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分根繁殖等。种子春播时间:长江流域在在清明前后,华北地区在4月上中旬;秋播时间,长江流域在9—10月

防风种植以家种为主,其中黑龙江的最佳。可以和玉米、蓖麻等作物套种。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分根繁殖等。

种子繁殖

种子在春、秋两季均可播种。春播时间,长江流域在在清明前后,,华北地区在4月上中旬;秋播时间,长江流域在9—10月,华北地区在地冻前播种,翌年春季出苗。春播,需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以利发芽。将处理好的种子播在畦面或垄上。行距30~45cm,开沟深4~5cm,将种子均匀播撒在沟里,然后覆土3cm稍做镇压保墒,防止畦面干裂。每亩用种量为1.5~2.5kg,种子在20℃时l周左右出苗,在l5~l7℃时约3~4周出苗。

分根繁殖

在防风收获时,选取两年以上、生长健壮、粗0.7厘米以上、无病虫害的根条,截成3—5厘米长的小段做种。按行距50厘米、株距10—15厘米开穴栽种,穴深6—7厘米,每穴栽1个根段,栽后覆土3—5厘米厚,或于冬季将种根按10厘米×15厘米的行、株距育苗,待翌年早春有1—2片叶时定植。定植时,应注意剔除未萌芽的种根。每亩用种根量约50公斤。

1年栽培的防风很少有缺肥现象。但如果是播在沙质土壤地块或者遇到干旱的年份时容易出现缺肥的症状,因此,在定苗后要适当追肥浇水。每亩追尿素8~10kg,硫酸钾3~5kg。方法:在行间开8~10cm左右的小沟,将肥料撒入并及时培土,追肥后一定要及时浇水,以加速苗和根部的生长发育,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要,提高防风的产量和质量。防风生长第一年植株只长基生叶,很少抽苔开花,第二年开始抽苔开花,除留种外,应及时摘除抽苔,以防影响产量和质量。

防风一般在播种第二年秋季地上部分茎叶枯萎以后收获。采收早,产量低,采收过迟则易木质化。防风一般每亩可采收干品~kg,每亩效益可达0~0元以上。防风不仅是药业不可缺少的药材,而且是重要的草原植被和固沙植物,所以在寒地大力发展防风种植业,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防风种植前景乐观。

山区气候条件独特,很多地方特别适宜中药材生长,是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理想场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山区适合种植什么药材吧!

1、甘草

甘草耐旱、耐寒、喜光,不仅在中药上用途广泛,还在保健品、调料、食品、化工原料上广泛使用。近年来,野生甘草禁止采挖,致使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很难搞到野生甘草,这个缺口必须要人工种植来补充。

2、黄芩

黄芩适应性很强,不怕严寒和干旱,荒山荒坡、树林、野地都能生长。有的地方将种子撒播于沙滩上,也有的地方撒播于山坡上,都种植成功了、见到了效益。

3、沙苑子

沙苑子适宜种在干旱少雨的地区,其主根深长,不论荒山、荒地、沙漠、沙滩、草原及贫脊地都能生长,而水源条件好、肥沃的土地却生长不佳。优越性在于生长快,一年三季只要不上冻都能种植。干旱地区在雨季种上,几天就发芽生长,有顽强的抗逆性,一次种植连续生长5年,这5年内平均每年亩产药材公斤。沙苑子全草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维生素,如果做为饲草放牧,不用喂料可使牛羊膘肥体壮,并且不得病,这对畜牧业的发展也会有促进作用。

4、大叶蒲公英

大叶蒲公英抗逆性能强,在临床上对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烧、胃炎、肝炎等有一定作用,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销量很大,是不可缺少的常用中药材。大叶蒲公英不仅是中药材,鲜嫩时又是可口的蔬菜。如果在保护地种植,一年可割6~7茬,每亩出鲜菜7~0公斤,并能持续3~4年,这是一个好项目,如果市场发展起来,可以积极供应特色蔬菜,让人们饱尝口福,并在吃菜中清热解毒、身体健康。

5、射干

射干适应性很强,全国各地都能生长,不仅是一味名贵的中药,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卉。种植射干不占好地,荒山、荒坡、荒地、草原、沙滩都能生长,抗旱抗寒能力很强,只要苗出来了,就会很顽强的生存下去,并且越长越旺。射干上冻前种植当年不出苗,待第二年春天出苗,如果春夏播在3月20日至6月20日都可,其种植时间是很长的。

6、旱半夏

旱半夏喜荫蔽环境,在10~12月和2~5月份种植,当年收获。实验表明,旱半夏一般亩产量为~公斤,若是土质肥沃,管理得当,亩产量可达公斤以上,效益更加可观。旱半夏田间能套做玉米、高粱等高秸作物,也可套种于果树林下,立体种植,效益更佳。其种苗价格上涨价高,旱半夏亩用种量较大,约35~50公斤,种植成本高让药农可望不可及,一般都不敢大面积发展,只是小规模种植,自己培养种苗后再扩大。

7、远志

远志为常规大宗药材,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多年来畅销并缺货。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越挖越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家种远志面积不大,致使各地市场纷纷涨价,敞开收购。远志不怕严寒、干旱,山区、平原、草原都可以种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生长2~3年采收,在实地操作中密植比稀植产量高,人们常说“稀的强不如密的长多”,这句话用在这里十分明显。其亩用种子2~2.5公斤,亩产~公斤,亩效益是十分理想的。

8、板蓝根

板兰根在全国范围内都可种植,并易种、易出、易管理。在盐碱地种植生长良好,并有改善盐碱的功能。亩用种子3公斤,亩产~公斤。叶叫大青叶,亩产~公斤。

9、桔梗

多年来野生桔梗一直货紧价扬,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货源稀疏,家种桔梗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在东北地区,人们对桔梗菜情有独钟,都很喜欢吃,因为吃过后有感觉良好,有消炎排毒的作用。

10、瓜娄

瓜娄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山坡、丘陵、草原、坡地、房前房后和空闲地,适应性很强。近年来,瓜娄价格一直高昂并紧缺,瓜娄仁价格也不断上浮,究其原因是过去瓜娄仁一直作药用,食用者很少,而现在,瓜娄仁作为保健品用量大增,还有南方各省经加工后做瓜子食用。秋末果发黄后采收亩产~公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chuangzia.com/szls/5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