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蛇怕雄黄,
在锦屏县启蒙镇雄黄村里,
偏偏出了一位闻名乡里的养蛇能人。
年出生的罗永君
便是雄黄村村民口里的养蛇能人,现任锦屏县君顺蛇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永君是雄黄村高座片的组长,他所发展的养蛇产业,让十里八乡的人都记住了这个不走寻常路的汉子。
“别人都是养猪养牛,可是他却选择了让人毛骨悚然的蛇。”提到罗永君的时候,高座片村民潘亿笑着说。
锦屏县君顺蛇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位于雄黄村高座片,占地面积约平方米,现有蛇类约多条。说起蛇的销量,罗永君说,现在的蛇供不应求。年成立了合作社,运用“三变”资金入股的形式筹措资金,第二间现代化的蛇圈已经建立起来了。新建的蛇舍较之前的旧蛇舍专业得多,每间圈舍都用泡沫密封起来,有恒温系统和排风系统。谈起养蛇的经历,罗永君说得头头是道。
初次创业遭受挫折
年9月,罗永君初中毕业后,和村里年轻人一样继承了祖辈流传下来的耕作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年轻的时候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热衷于创业,也看过一些创业人的事迹,那时候满腔热血也尝试着创业,但当时因缺乏经验和技能,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传统的种养殖业,没能形成专业化规模,最终以失败告终。”罗永君笑着说,创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投入的资金都因产生不出收益付诸东流,现实的无奈只有暂时把梦想搁浅了。初次创业失败,他只能无奈走出大山,到广东务工。
走出大山巧遇金点子
因为创业失败,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罗永君背上行囊走上了打工的路,这是他第一次跨出家门,走出大山。年3月,罗永君来到广东,在务工期间挖过煤,做过电杆工,进过厂。“在外时间长了,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是内心一直牵挂着家乡,在外面漂泊面对着灯红酒绿,始终没有归属感。”罗永君说。
在打工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罗永君来到广西省南宁市,参观了当地一家颇具规模的养蛇场。据老板介绍,两广地区蛇类需求量极大,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而且蛇类的养殖起来成效也比较快,于是罗永君心中暗暗窃喜,萌生了养蛇的念头。
再次创业困难重重
年底,罗永君带着养蛇的梦想回到了村子里,准备大干一场。谁料到村里人并不看好这个吃螃蟹的第一人,家人也极力的反对,担心养蛇会伤着他人,投入成本过大会不会又像前车之鉴以失败而告终,更何况整个启蒙镇也没有养蛇的先例。面对种种质疑,罗永君当时也犹豫过,但不轻易妥协的他,最终还是不顾家人反对,下定决心折腾起来。年,他选好址建起了蛇场,下半年便到广西引进了第一批种蛇。罗永君满怀信心地开始了自己养蛇梦想。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气候和技术原因,买回来的多条种蛇最终所剩无几,让他的养蛇梦临近破灭的边缘。
重拾信心外出取经
面对蛇的大量死亡,罗永君经过认真反思和总结,得知其原因是自己的养殖技术不够,对蛇的生活习性掌握不足。永不言弃的罗永君毅然再次背上行囊,四处取经求学。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很多养蛇的朋友和专家,遇到问题经常在电话里向养蛇专家询问求解。这段时间,罗永君去过广西省,山东省,江西省,六盘水等地,进行了系统、专业的养蛇技术学习培训,也解开了蛇大批量死亡的谜团。回家后,他依旧继续从事养蛇,家人在无奈的反对中也加入了他养蛇的事业中。据罗永君介绍,现在养的蛇根本不愁销路,只要在网上发发信息,购蛇的电话就会接连不断,不少老板们都是上门收货。因为罗永君养蛇品质比较好,很多老板都争抢着和他订购,一年下来收入8万多元。
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养蛇的前景很好,但是资金筹集却成为罗永君非常头痛的事情。为了壮大产业,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分享自己创业的果实,年初,罗永君萌生了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念头,并得到了村“两委”和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年底,他成立了锦屏县君顺蛇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期意向合作社员22人,目前有8名贫困户入股,并签订协议年终分红,资金筹集困难迎刃而解。目前第二座蛇场已经基本建成,场地占地面积平方米,两层砖混结构,每层14间小圈舍,共28间。圈舍均由恒温保暖、排气通风、保暖效果良好的材料构建而成。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技术的成熟,饲养的蛇类实现了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无毒向有毒、廉价向昂贵的转变,市场前景良好,预计年产值可达50万元。
谈及未来的打算,罗永君说:
以后还要引进更多的蛇种,养殖规模还要继续扩大,自己也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己不能一个人享受创业的果实,更重要的是希望村民特别是村里的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年终分红,让更多的贫困户享受红利,也让更多不愿意外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入进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罗永君决定毫不保留地向乡亲们传授养蛇技术,带领大家一起养蛇致富。
来源:卢大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LOGO)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