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志先生论精准中医四

导读:本文是吴雄志老师论精准中医。無門醫述是所有無門学子的平台,欢迎大家在这里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从人工智能论精准中医

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天最让人这个振奋的一个体育新闻就是AlphaGo,Google的AlphaGo和这个围棋九段李世石先生的这个人机大战,连续两战,AlphaGo这个战胜李世石先生,其中背后的各种猜测,我们都不去评价他,整个棋面,我们可以直播看到,究竟下棋的水平如何,大家都有直观的感受,会下围棋的人都有直观的感受,背后其他的事情我们不评论他,由这一个事情,我们想谈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它是基于西方的逻辑科学,基于西方的逻辑科学的基础上,逻辑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西方的科学,在西方的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发展,包括什么呢,包括了我们的这个模拟人脑等等,就是神经网络,这些都应用到人工智能上。过去认为我们东方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东方的是基于象思维,而西方的基于逻辑思维,东方基于象思维有几个典型:一个领域是中医,中医的舌象,脉象等等,我们不详细讲它,大家学中医都知道;第二个领域是国画,因为中国画跟西洋画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画讲究神似,和西洋画的讲究造型,是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它是依赖于东方的象思维,当然在国画的时候,我们就把书法包进去,叫书画吧,东方的书画,可以分开,可以合在一起,它都是以毛笔为基础,这是第二个领域;第三个我们常见的领域就是什么呢?就是东方的围棋,因为东方的围棋和西方的其它的什么运动方式啊,它有很大的区别,像跳棋等等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区别在什么呢?围棋讲究“势”,对大势的判断,而且这个判断呢是一个直观的判断。它是不一定需要你经过精确计算的,你就能够对大势有一个判断,然后跟你下棋有一个很大的关系,这都基于东方的象思维。过去我们认为基于西方逻辑学基础上的科学思维,在处理东方的象思维上,它是有困难的,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东方的象思维是远远高于西方的这个现代科学,在我们很多这个中国人的心里,我们的中医是远远优于西医的,我们的中国画是远远优于西洋画的,甚至可以举出民国时期的一些前人的对话来佐证。还认为我们的东方的围棋,它是一个很高明的依赖于东方象思维的体育运动,那是西方的逻辑思维所不可战胜的,但是,恰恰这两天Google的人工智能、这个机器人、这套软件,连续的把我们过去10年积分排名第一的顶级围棋高手、世界冠军、在世界冠军中积分排名第一的李世石先生连续战败,姑且不论这个战败后面有什么原因,但是棋下在那里,究竟这个AlphaGo水平如何,我相信大家下围棋,都会有自己最直观的判断。所以,如果我们再抱着东方的象思维高于西方的逻辑思维、东方的传统的学科优于西方的现代科学的观点,这个是有问题的。我只想问大家一句话,大家现在用不用电灯电话?大家现在出门坐不坐车?大家去外地开会,坐不坐飞机?难道我们不坐飞机,我们真的能飞出去吗?飞到外地吗?我相信有的人会告诉我们,能,我打坐入定力,日行8万里,我就能够从天津飞到广州。在东方象思维的理论上是有的,但是呢,一般人达不到,什么人能达到呢,基本快成仙了,

神仙长什么样呢?大家没见过,这套理论是有严重问题的。中医认为无病不治,有很多国医大师认为所有的病中医都能治疗,中医治不好,那是因为你水平有问题,可是呢,张仲景就有死症、死不治。他们说张仲景不能代表中医,张仲景水平不够,黄帝能代表中医,《黄帝内经》能。《黄帝内经》里面也有死症、死不治,他们说黄帝也不能代表中医,黄帝是神话的人物。中医一定都能治,谁能治呢?不知道,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但是总有一天会出现,抱着这套观念去看待世界。那么,我们是什么呢?是很封闭、很保守的。所以我们自己就在做什么呢?中医的人工智能。如果我们把中医的知识体系都梳理过去,我们通过什么呢?三个方法来做中医的人工智能:第一,我们做它的什么呢?分子智能,我们在分子水平上去寻找这个证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个很难,这个不能实现,我在东直门讲课已经讲过了,我们怎么样去构建从证的分子水平上去构建它的物质基础,在DNA模板和环境共同的影响因素下,导致RNA的改变,最后导致蛋白质的合成改变,导致功能状态的改变,出现人的不同证型。那就是基于精准医学的原理,去构建它的人工智能,但这套方法很复杂;第二个办法就是什么呢?我们说的精确辨证,改变我们传统中医的辨证办法;第三个,我们把传统中医的理论整合到第二点里面,然后呢?发明一套算法,去寻找它的内在规律,实现它的人工智能,因为我们经常讲中医的象思维怎么可能量化呢?我们说舌苔青紫,紫多一点、紫少一点,它就是个感觉嘛。其实经过我们计算机的测算,我们在专门把这个青紫色拿来做过运算,就是舌面的红色比蓝色这个比值在里面起作用,这就是它的拐点,在计算机上实际上是很容易实现这些算法的,我们希望在6月30号1.0的这个脾胃病辅助治疗系统上市,我们还陆续推出2.0、3.0、4.0……最后什么呢?把我们的舌诊、脉诊乃至测序,整合进去,我相信我们在两三年之内可以实现中医的人工智能,所以我想这个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给我们一个提示,东方的象思维它很优秀,但我们还是要睁眼看世界,不能固步自封,我们的随讲都是在1+2群,没有在这个群随讲,但是这是不公平的嘛,所以我在这一群随讲一点,但是1+2群实际上都学术很专业,这是我们这一次,第一次随讲,我们就扯闲谈,扯一些闲谈的事情,没有讲很专业的东西。

围棋是最有代表性的、基于东方象思维的一项娱乐活动,东方象思维集中体现在中医、围棋、书画、中国画等领域,但是恰恰是围棋被西方基于逻辑思维的这个AlphaGo给打败了,所以,我们这件事情只是想说明这个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不要过多的低估西方的逻辑思维,我们用事实来证明。李世石是过去十年排名最高的围棋九段世界冠军,他的失败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不堪一击,我们非常鄙视的西方的逻辑思维居然能战胜我们东方象思维的顶级世界冠军,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光要看到东方象思维的长处,对于西方的逻辑思维其实也要看到它的长处。

首先呢,是认知不协调是一直存在的,而我们一方面认为我们远远高于西方的理论,我们一方面又在用电灯电话汽车这些,其实中国人的内心是很痛苦的,我们从来都觉得我们很伟大,以为西方的科学在我们眼前不值一提,但是我们又被迫使用西方的这个洋枪洋炮、电灯电话,其实我们在极度的自尊与自卑之中挣扎。没有象思维,中国人是自信不起来的,但是不学习和借鉴西方的逻辑思维,中国人也是自信不起来的,因为民族都战败了。所以,把象思维和西方的逻辑思维有机的整合,发挥自己的长处,借鉴别人的优势,我觉得我们这样才可能彻底自信起来。这就是说我们中医,如果失去了我们中医的传统特色和优势,我们在西医面前是抬不起头的,但是不借鉴西医的优点,我们也抬不起头,要想抬起头,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并借鉴西医的长处,真正打通中西医,做到西医做不到的事情,那我们才是自信的。

我们一般认为中医是形而上的学科,西医是形而下的学科,也就是中医更宏观,西医更微观,这个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学科之间,一般认为是没法交流和沟通的,一个形而下的学科怎么和一个形而上的学科去沟通呢?一个形而上的学科又怎么可以和一个形而下的学科去沟通呢?但是,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形而上的知识是用来干什么?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比如我们的哲学,他是一个形而上的学科,哲学中的学科,如果有它实际的应用价值的话,它是要指导我们人的实践的,不管你对这个世界本源的这个探求、你的世界观、你的方法论,最终都是要指导你的什么呢?人类行为。所以形而上的东西它最终要指导形而下的实践,如果中医的形而上的理论不能够指导实践,那么这套理论是有问题的。由于中医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形而上的学科,它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大部分人认为中医是很难和西医沟通的,所以中西医结合是不太可能的;第二个问题,有很多人它抱有形而上的观点之后,它通过形而上的理论去解释,他认为认识了事物的本质,但是一到临床上,效果不好,治不了病。就是我们讲过的赵括纸上谈兵,赵括纸上谈兵学的理论就是形而上的,结果导致长平大败。所以形而上的知识他是要指导实践的,但是,当今社会有一个传统中医面临的问题,由于中医很大一部分理论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大家就会发现,中医的理论很难深入的往下讲,比如说“中医说以皮治皮”,用树皮、用动物的皮来治疗皮肤的疾病,这个理论有个问题,那么你问他他为什么以皮治皮呢?他会告诉你“同气相求”。都是皮嘛,所以皮就能治皮。但这个理论是存在问题的,什么问题?这种类比联想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们的思维,比如说厚朴、肉桂都能够治疗皮肤肿瘤,比如说黑色素瘤,现代药理也研究证实,厚朴、肉桂的确能够治疗黑色素瘤;比如说丹皮能够抗皮肤过敏;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是,这么多的皮为什么就厚朴、肉桂对黑色素瘤这种皮肤肿瘤有特殊的疗效?而丹皮又常常用来治疗过敏?那么厚朴对过敏又是不是有特异性的疗效呢?阿胶是个皮,能够治疗血虚生风的皮肤病,它是驴皮,那么可不可以用猪皮、狗皮、马皮呢?还有植物的树皮多了去了,是不是树皮都能够治疗皮肤病呢?这个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那么中医的“以皮治皮”理论,你要让他继续往下讲,他只能讲到同气相求就没法往下讲了。你要再说以皮治皮,都是皮,为什么有的皮能治皮肤病,有的皮就不能治皮肤病?同样都是治疗皮肤病,为什么有的能治疗良性皮肤病,有的就只能治恶性皮肤病?有的对恶性黑色素瘤有效,有的对恶性黑色素瘤就没有效?有的对皮肤过敏有效,有的对皮肤过敏就没有效?这里头往下深究是很困难的。所以,中医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很大程度上没有走到形而下去。而西医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是还原论的科学方法,它是从局部去探讨问题。由于这个显微镜的发明,发现了细胞。西医对生命的微观认识和深入,搭建了它自己的一套学科体系,也就一两百年,总共西医的历史两三百年,所以大家说西医是局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是形而下的,可是大家有没有认识到西医从年以后进入了系统生物学分子靶向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特点是什么呢?他把最微观的知识做了高度的整合,由于它可以全面的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进行分子的测序,进行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这些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它能够在微观的层面上去整体把握一个事物的变化。换而言之,西医由局部走向整体,由形而下走向形而上。这种今天年以后,尤其进入年以后的快速发展年代,西医的这种形而上它是基于形而下的基础上,上升到的形而上。它对疾病、对人体整体的把握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变化。比如说肺癌,最早肺癌根据病人临床表现会有一些区别。有的病人由于发生气紧压迫呼吸道,有的病人早期就没什么表现。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它更多的是一个临床的分型。就像我们中医的辨证论治一样,什么面色恍白,少气乏力,它是一个临床的分型。后来病理学快速发展,它对肺癌至少可以分成腺癌和鳞癌,当然现代病理学分类还要复杂。两大类吧,非常见的两大类,腺癌和鳞癌。走到今天,肺癌可以做分子分析,根据它的信号通路,EGF信号通路的改变做分子分析。其实分子分析有多少年?十来年了。今天已经可以做全基因的测序,还不是一个或者两个基因突变的问题,还不是EGF信号通路上的ALK呀一两个基因突变的问题。它能够做它整个基因谱的改变,它由局部回到整体。由临床分型,根据病人的症状临床的分型到了病理的分型,再到分子分型,最后到了基因分型和全基因的测序。是西医形而初形而下发展到了形而上,从局部发展到了整体,从微观发展到了宏观,它是非常的可怕。而我们中医没有经历过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我们还停留在宏观上。我们对宏观的把握它面临的困难是什么?比如天文学,我们很早就知道天体运行的规律,中国的天文学实际上是一个中国传统的一个优势学科。但是虽然西方缺少我们的这一套天文学,今天的西方它已经能够通过它的GPS定位系统或者我们北斗系统,北斗系统也是根据西方的科学的技术,能够把人在地球上精确定位,定位到1米内,军事的用途可以定位到毫米,可以把人定位到毫米级,在地球上的位置。它的这种技术我们依然认为它是很形而下的,但是我们中国人这种东方的传统的天文学的手段是做不到的。中国人的这个认知不协调,雪君老师讲的中国人的认知不协调,一个很大的层面上就在于中国人成天在形而上的知识之中,我们老觉得我们形而上的知识远远优于西医,我们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上认知世界。

问题是我们每天都在用电灯、电话、手机、电脑、飞机、汽车。我们既认为我们比西方高明很多,但是呢我们又离不开电灯、电话、手机、电脑、飞机、汽车,这种自尊心和自卑心的交织,构成了我们中国人痛苦的生活。为什么我们要做中医的精准医学?我们要做中医的精准医学,就要把中医的理论从形而上回到形而下,再从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就是让这个宏观的理论,有他微观的物质基础。然后再回到宏观的(层面)去解释,去认知。它对事物认知的发展是什么,是螺旋式的、一个上升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对一个病人进行(基因)测序,我们发现他的HGF表达的水平显著升高,跟乳腺癌密切相关,这个西医大家都知道。我们发现是什么呢,针对这个HGF的药物是麻黄,阳和汤嘛。更多的我不去讲它,这个病案。那么中医认为的“阳化气,阴成形”,阴阳的物质基础,其实它是和我们的HGF是有关系的,HGF的高表达,导致了乳腺癌的发生。又是什么原因容易导致HGF高表达?她阳虚。所以我们使用温阳发表的药物,蛇床子、麻黄等等啊,这个病例我们不详细讲它。温阳之后,能够降低她HGF的表达,进而抑制她乳腺癌的生长。所以,中医的阴阳,它是个形而上的概念,它有它物质基础的,它在不同层面上都有它的物质基础的。如果你不能从不同层面去深刻认识她的物质基础,那是有问题的。我们都说以皮治皮,阳和汤治疗一个体表肿瘤,或者麻黄汤,或者麻黄发表治疗皮肤病,那麻黄就不是皮呀。既然说以皮治皮,这个理论的问题在哪里?很多皮,树皮和兽皮,它不能治疗皮肤病。还有很多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它不是树皮也不是兽皮。你既然很多皮治不了皮肤病,还有很多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又不是皮,那么“以皮治皮”的理论,它是需要去明确它的精确内涵的,它是需要从形而上走到形而下的。这个就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研发,就是中医的精准医学。我们要把中医从形而上的学科,走到形而下,然后再走到形而上。过去说,过去不就是说中医的物质基础吗?过去有困难,因为过去西医的手段它是局部的手段,它缺少对疾病的整体把握,缺少整体把握的手段,她没有方法。我们用局部的一两个指标的检测,来说明中医的总体的调节,这是有问题的。可是今天,西医有系统生物学的手段,有网络药理学,有转录组学,有基因组学,有蛋白组学,有代谢组学,它已经能够从整体上去检测、认知生命。由于西医今天由局部走向整体,所以(用)西医的手段,才有可能去深刻的认识中医。但是,我们现在中医,大部分人对(系统生物学)这一手段,他不会,他不光不会,他都没有听说过。他对西医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甚至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所以他要去做中西汇通,要去深刻的研究中医,他是困难的。实际上当中医由形而上走到形而下之后,使得我们的疗效大大提高,中医精准医学能够实现我们的精确辨证、精确选药、精确选方。从而极大的提高我们的临床疗效。使得我们的随意性大大减少。我们老说中医是个体化治疗,我们就说这是我们的优点。什么是个体化治疗?不同的患者开出不同的方,这是个体化治疗。可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同一个患者,10个大夫开出10个方,这个就有问题了,这个不是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是什么?是10个患者开出10个方,而不是1个患者开出10个方。这说明我们的辨证随意性很强,或者说主观性很强。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临床辨证往往辨出来的是方向,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瘀血。活血化瘀的药就多了去了,究竟哪个药最准确最精确,针对这个患者,因为每个药物都是有各自的特性的,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处理上是不够的。这就是什么?要实现我们的精准医学。中医由宏观走向微观,由形而上走向形而下,然后再回到我们的宏观上去。才能真正的形成我们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突破。才能够真正的去跟西医抗衡。在美国,恶性肿瘤的治愈率已经超过60%,我说的治愈是彻底治愈。而我们中医,能够治好多少癌症,我们不去评价,大家心中有数。但是,虽然西医在早期的癌症它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晚期,多基因突变的时候,西医的治疗有困难,我们中医的精准医学正好发挥多靶点、复方配伍、协同调节的重大优势。实际上,针对中晚期肿瘤,由于患者多基因的突变,多条信号通路的改变,那么,中医的多成分、多靶点、弱阳性,协同作用表现出一个强大的综合效应,这是我们中医精准医学的特色和意义。

我们说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由行业的颠覆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但行业的颠覆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内部颠覆,一种方式是外部颠覆。行业的外部颠覆其实就是这个行业的消失,而行业的内部颠覆是这个行业的什么呢?是这个行业的重生。外部颠覆导致行业的消失,我跟大家举个例子:日本的汽车装配工人质量很高,在全世界它们的质量都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这个流水线生产,日本装配,因为日本人做事,他本身也比较认真和细致。所以他们装备出的汽车,就汽车装配而言,他们的质量很高。日本有大量的这个非常好的汽车装配工人,但是呢,这个行业被外部颠覆了。过去一条流水线需要几万十几万人,而今天由于外部颠覆的结果是什么呢?外部颠覆的结果是,日本一条汽车生产线只有几个人,被谁颠覆?被机器人颠覆了。机器人已经取代了人工进行什么呢?进行这个汽车装备。还有一种颠覆方式就是什么呢?内部颠覆。比如说奥巴马他提出的这个“肿瘤登月计划”,这是在刚刚提出的“肿瘤登月计划”,他希望通过精准医学的手段人类战胜肿瘤,不说人类,说美国吧,对吧,因为它是代表美国。因为今天癌症的治愈率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在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通过它的“癌症登月计划”之后,人类可能攻克肿瘤。因为第一次登月癌症计划是失败了的,大家都知道,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技术医学的手段其实很困难,五十年攻克肿瘤是失败了的,但是现在美国的癌症治愈率超过了百分之六十,他要把癌症攻克,也就是说癌症不能被治愈变成一个小概率事件。什么叫小概率事件?只有不到5%的癌症患者不能被治愈。那么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知道今天血液肿瘤的治疗。例如M3型白血病,西方医学已经到了能够使M3型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超过95%,5年无病生存率超过85%,也就是说彻底治愈率超过80%,如果长期的疗效,临床治愈率超过95%,而不是短期治愈率超过95%的话,那么我们就说M3型白血病被西医彻底治愈了,这个就是西医的内部颠覆。西医的内部颠覆带来行业的革命,奥巴马年提出西医的精准医学,带来西医的行业革命。

但是对西医来讲是内部颠覆,大家想过没有,对于中医而言,也就是外部颠覆,当西医能够让肿瘤的治愈率,五年无病生存率超过95%的时候,也就是说个肿瘤患者有95个可以临床治愈,请问:中医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大家想,还有5个肿瘤西医治不好嘛,那么你中医能治好吗?大家想想中医的生存空间在哪里?中医肿瘤学就会被西医外部颠覆了,西医的外部颠覆结果就是导致中医的肿瘤学走向消亡。为了和西医抗争,为了防止我们中医肿瘤学这么学科被西医给外部颠覆,我们首先就要内部颠覆,就要内部颠覆我们自身,只有我们内部颠覆我们自身,带来中医肿瘤学的浴火重生,我们才能与西医肿瘤学抗衡,而不被他外部颠覆。

所以,你要防止别人外部颠覆带来你这个行业的消亡你首先就要内部颠覆,做一个行业的破坏者,要让这个行业浴火重生。我们选择了两大手段:第一是中医的人工智能,用中医的人工智能,来解决我们中医临床处方的这个困难,我们临床处方的这种个体化治疗,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我们说一个人这个一个方那叫个体化治疗,一个人十个大夫开出十个方那个不叫个体化治疗,那反映你这套学术体系,有值得进一步磨合的地方。那么,我们中国人工智能因为今天计算机的算法已经很接近了,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医,我们再结合当今最新的计算机手段,我们就可以实现我们中医诊断的更加智能化和精确化,从临床上实现中医的精确辨证。也就是实现我们精确选药,精确选方,以脉定药,精确辨证,这是我们的人工智能的办法,提高我们的临床技能。第二个办法就是我们中医的精准医学。因为西医的精准医学有一个困难,当这个病人到了晚期以后,这个病人不断进展出现多个靶点的时候,西医的精准医学就有困难,它不可能提供这么多针对靶点的药物,因为毒性反应要累加,那么这个时候中医的优点就出来了,中医本身就是多靶点的,实际我们在早期我们的疗效可能不如西医,因为西医的单靶向治疗,这个导弹非常强。但是当这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表现一个典型的一个多靶点,多部位,多基因的突变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中医加味调节的力量就体现出来了,用我们中医的精准医学来大大提高我们治疗疾病的针对性。

西医可以用导弹,用靶向治疗,我们中医也可以有我们中医的导弹,我们的中医的精准医学上已经积累到了大量的经验,我们构建长达8年的研究构建的数据库,然后我们在临床的测序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所以通过我们的中医的人工智能和我们什么呢?和我们的精准医学,来实现什么呢?来实现我们行业的内部颠覆。大家说中医的人工智能你搞不成,中医是象思维,不是西方的逻辑思维,不是数学算法可以搞定的,大家看到李世石的惨败。象思维的三大代表:中医、国画、围棋,作为过去十年排名最高的围棋九段世界冠军李世石先生,连续败给AlpfaGo。因为象的背后是什么?象的背后是数,它是有什么,它是有数学规律的,只不过你通过东方的这种形象思维可以什么呢?可以比较直观去去把握,我跟大家举个例子:其实画面上的重要点落在黄金分割点的时候,这个画面的构作是很美观的,不光是整体需要黄金分割点,在画面的每一个区域,当你的重要的这个笔触落在黄金分割点的时候,这个画是最美观的。再去看中医中国画的平远、高远、深远,都可以用这个规律抓出他的基本特征来。当然,我们的国画大师并没有接受过数学的训练,从他的感觉、他的笔触就可以落到那一点。但是,我们数学去发现他背后的特征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国画大师落的点都是在那一点的周围,而不是准确的落在了那一点,谁的画,每幅画每个重要点,基本都落在那一点?中国的朱耷,八大山人,虽然他是中国画最顶尖的高手,但是朱耷在中国画的地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达到了极致。我们去分析他的画的时候,他每一个笔触,从数学上都非常的科学。但是其他的大画家,像什么齐白石啊等等很多的大画家,他们的笔触都仅仅在数学上最佳那一点的周围,并没有完完全全准确地覆盖在那一点上。说明什么?说明东方的象思维可以出世界顶级的大师,最优秀的大师。但是别忘了,两千年来,就出了一个朱耷。我们两千年就出了一个人啊。所以我们可以用数的办法,揭示象思维的规律。这就是我们中医的人工智能。

但是,不论是中医的人工智能还是中医的精准医学,在体制内都会受到很大的反对,都有可能,为什么,因为一个行业的颠覆,就是彻底改变我们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什么,我们在积极推进我们一路健康的公微的原因,我们希望推进我们一路健康的公微,让我们一路健康的粉丝做到十万、三十万人,然后通过我们患者的需求去实实在在的改变这个行业,然后倒逼我们的体制,倒逼体制告诉大家我们没有能力要求体制内的主动的改革去变化,我们只有通过改变他的外部环境,通过大量的患者的使用、







































苯酚的性质
白颠风初期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xian.com/szls/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