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寿光、安丘等多个地区采访时,发现蔬菜病毒病发生较为严重。部分棚内甚至全棚发生,损失惨重。当前,市面上防治病毒病的药剂很多,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喷了好点,不喷又严重了。这与病毒的特性有关,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病原,它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形体极其微小,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形体小,结构简单,使得病毒变异很快,抗药性产生也快,化学药剂防治的难度极大。当前,生物措施是防治病毒病最重要的方法,首选为选育抗病毒品种,植物源农药、生物菌剂等生物措施在防治病毒病方面的效果也是十分突出的。1病毒病防治首选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毒品种,是预防病毒病最重要的措施,也得到了菜农的广泛认可,在菜农夺高效过程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抗病毒品种大多是专性的,如抗TY病毒病的品种就只抗西红柿TY病毒,不一定抗其他病毒。而病毒病是不断变异的,年西红柿上TY病毒病暴发,年西红柿褪绿病毒又开始暴发。菜农可根据当地病毒病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
有一些选择抗病毒品种的菜农发现,西红柿定植后还是发生了病毒病,这与品种对不同病毒的抗性有很大关系。而且现在市面上推广的品种仅仅是抗病毒或者耐病毒品种,其抗病性有高有低。即使是高抗品种,也并不是说其感染病毒后就绝对不发病了,尤其是在苗期和结果盛期,植株长势弱,抗病性受到影响,此时感染病毒后仍可能出现病毒病的症状。
这里要给咱菜农提个醒,不要以为用了抗病毒品种就不用预防病毒病了。苗子定植前,棚室内要注意熏棚,杀灭棚内的害虫和卵,并设置好防虫网,隔离棚室内外;苗子定植后,要注意肥水管理,促进秧苗健壮,提高抗病性。若植株较弱,可去掉植株的第一穗花,先培育壮棵。
2培育壮棵生物菌剂作用不可替代病毒病即使完成了传播,导致全棚蔬菜都带毒,但其发生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环境条件和植株健壮程度的影响。病毒病在干旱、高温条件下易发生,尤其是空气相对湿度对病毒病发生影响很大。据试验,棚内温度在38℃以下,湿度控制在70%以上时,不抗西红柿病毒的西红柿也极少发生病毒。当棚内温度高于30℃,湿度在50%以下时,不抗西红柿病毒的西红柿易发生病毒。当棚内温度高于38℃,湿度在50%以下时,抗病毒的西红柿品种也会不同程度发生病毒。预防病毒病时,菜农要注意做好棚内湿度和温度调控,减轻病毒病发生。
除环境调控之外,菜农还要特别注意培育蔬菜壮棵,可以大大增强对病毒病的抵抗力。据试验,同样种植条件、同样的品种,不同健壮程度的蔬菜病毒病发生程度差异是很大的。健壮植株发病明显少,瘦弱植株即使选择了抗病毒品种,也可能发病。因此,菜农要特别注意培育壮苗、壮棵。
当前,生物菌剂在培育蔬菜壮棵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根据山东寿光百利育苗厂的试验,育苗基质中拌入蘸根宝等生物菌剂,可以使育出的苗子根系明显变多,茎秆粗,叶片厚,抗逆性大大提升。
定植时,穴施大源落地生根、激抗菌壮苗棵不死、肥田生等生物菌肥,同样可促根壮棵,提高对病毒病的抗性。据聊城福田生物有限公司经理和英武介绍,使用生物菌剂处理的苗子,可减少病毒病发生30%以上。
然而,也有很多菜农使用生物菌剂后效果不佳,这是由生物菌剂的特性决定的,因为生物菌剂要发挥作用,首先要活下来并大量繁殖。而很多菜农使用生物菌剂时不注意,影响了生物菌的存活,自然起不到好的效果。生物菌适宜在避光、温湿度较高、有机质充足的环境下生存,菜农要注意创造适宜生物菌存活的环境。如此,提早拌匀使用,才能充分发挥生物菌剂效果。
3病毒病发生后植物源农药效果突出病毒病作为世界性的难题,不管是动物病毒还是植物病毒,都没有特效药。病毒病发生后,目前较为有效的措施是通过养护叶片、根系,增强植株长势,提高蔬菜自身抗性,并调控环境条件,最好的结果就是使病毒病从显症状态进入隐症状态,减轻病毒病的为害。
病毒病的防治药剂中,以部分植物源农药效果较好,如苦参碱、蛇床子素等,既可以有效防治蚜虫、粉虱等传毒害虫,减少病毒病传播,又能直接抑制病毒病增殖,减轻病毒病为害,是当前防治病毒病使用的主要药剂。
除植物源农药外,很多生物农药也是病毒病防治中必不可少的药剂,如核苷酸、甘氨酸、脂肪酸、菇类蛋白、氨基寡糖素等,既可以补充叶片养分,诱导植株提高抗性,又可以在叶片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病毒病传播的几率。
部分抗生素对病毒病有一定效果,如宁南霉素、嘧肽霉素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病增殖。
病毒病发生后,从上面的三类药剂中任选其一,配合海力佳、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含锌铁的叶面肥,养护为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为辅,对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