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某,男,26岁。年12月13日初诊。
主诉:反复四肢发凉、变色8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
患者8余年前于冬日受冻后出现四肢发凉、变色,得温后逐渐恢复正常,未予重视治疗。8年来每遇冷即作,多发于冬季。1周前上述症状再发并加重,四肢发凉、变色、冷痛,持续较长时间,遂来求诊。辰下:四肢发凉、变色、冷痛,口干,夜寐欠安,舌暗苔白,脉弦细。
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减。
桂枝15g白芍15g当归9g黄芪20g细辛6g通草6g威灵仙12g蛇床子15g谷芽12g麦芽12g五味子9g鸡血藤20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年12月20日):药后患者四肢发凉、变色、冷痛较前稍缓解,口干,夜寐欠安,舌暗苔白,脉弦细。于前方基础上,黄芪改30g,当归改12g,加炒酸枣仁15g、夜交藤20g,予十四剂,煎服法同前。
药后患者四肢发凉等症明显缓解,守方加减继续治疗2月余,诸症悉平。
按语
患者感寒,寒凝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四肢失于温养,而见四肢发凉、变色;不通则痛,故见四肢冷痛;病久而肝血不足,津血同源,血虚不能化津,津液不足,不能上承舌面,故见口干;肝血不足,神魂不安,故见夜寐欠安。结合舌脉,四诊合参,此为血虚寒凝之证。吾师治以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方投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四逆汤本为血虚寒凝致厥逆所设,正对本病。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白芍益营养血、柔肝缓急;桂枝、细辛温经散寒以通阳;通草入血分而通行血脉;黄芪、谷芽、麦芽健脾益气,气旺则血行,亦使气血生化有源;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痛;鸡血藤,活血补血、舒筋通络、止痛;蛇床子散寒祛风;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宁心。诸药合用,肝血得补,寒邪得散,经脉得通,则病愈矣。
二诊时,患者四肢发凉、变色、冷痛较前稍缓解,此药已中的,因其口干、夜寐欠安,考虑血虚仍存,加量黄芪、当归以增强益气养血之功,并加炒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补虚非一日之功,故守方加减治疗2月余,方收全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