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老谈银屑病中医辨证针药论治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

第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具有复发倾向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属于中医的“白疕”、“蛇虱”、“风廯”、“牛皮廯”、“松皮癣”的范畴。《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用“白疕”作为本病的病名。

本病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3%,寒冷地区发病率多于亚热带地区,西北地区发病率为1.5%-2%,丹麦法罗群岛发病率为2.84%,亚洲为0.2%-1%,中国为0.%。全球约有1.25亿人,我国有万人。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明《外科正宗》即记述的风廯、马皮廯、狗皮廯与本病类似。

“风癣如云朵,皮肤娇嫩,抓之则起白屑…马皮癣微痒、白点相连;狗皮癣白斑相簇。此等总由血燥风毒客于脾、肺二经。初起用消风散加浮萍一两,葱、豉作引,取汗发散。方服首乌丸、蜡矾丸,外擦土大黄膏,或槿皮散选而用之,俱可渐效”。

隋《诸病源候论·干廯候》“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诸病源候论·白廯候》“白癣之状,白色,然而痒。此亦是腠理虚受风,风与气并,血涩而不能荣肌肉故也”。

清《外科大成》“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屑.俗称蛇虱,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外科证治全书》云:“白疕,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医宗金鉴》中说“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

“疕”字早在公元前十四世纪殷甲骨文就有“疕”字记载,当时泛指一类皮肤病,从其字形结构来看,是病字头加上一个匕首的匕字,如同匕首刺入皮肤一样,形容其病情的顽固性。

二、诊断依据

1.皮损多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血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点(Aupitz征),基层浸润可有同形反应。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甲改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状增厚,光泽消失,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三、病因病机

1.血热毒邪:血分有热,复因外感六淫,或因过食辛辣炙膊,鱼虾酒酪,或心绪烦扰,七情内伤,以及其他因素侵扰,均使血热内蕴,郁久化毒,以致血热蓄邪外壅肌肤而发病。

2.气滞血瘀:本病多因风、热之邪结聚于机体而引起邪气聚结,气血失畅,皮肤失于濡养、或因营血亏耗,生风化燥,更兼风寒外袭,营卫失调,导致经络闭阻,气血凝滞而发病。

3.营血亏虚:营血亏损,生风生燥,或血虚化热生风,肌肤失养所致。

4.湿热风毒:湿热体质,感受风毒或湿热久蕴,化毒化风。湿热风毒积聚皮肤腠理,致使气血凝滞,营卫失和,经络阻塞,毒邪久羁,毒气深沉,积久难化而使本病缠绵难愈。

四、中医辨证、针药论治

1.证治概要:银屑病主要病变在血分,其致病原因有血分蕴热,或外感风邪,风热相搏,伤营化燥,或为阴虚血燥,络脉不荣,气滞血瘀。在辨证时要区别寒、热、虚、实、湿、毒、瘀,因其病程较长,往往出现虚实夹杂,瘀热并有,应全面分析。本病治疗应以清热凉血解毒为大法。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清热解毒,祛湿利湿、活血散瘀以分治之。

2.分型论治

①湿热风燥证

证候:皮损鲜红,皮疹不断出现,红斑增多,刮去鳞屑可见发亮薄膜,点状出血,伴有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润燥,凉血利湿。

方药:消风散《外科正宗》加减

荆芥,防风,蝉蜕,苦参,苍术,当归,生地,火麻仁,知母,石膏,牛蒡子,通草。水煎服,每日一剂。

加减:①风热痒甚者,加白廯皮,防风,乌鞘蛇,蜈蚣等。②血分热甚者,加丹皮,紫草;湿邪偏盛者加薏苡仁,防风,防己,独活,牛七。③咽炎、扁桃体炎诱发者加大青叶,板蓝根,连翘,元参。④泛发全身加黄芩,栀子,黄连,蒲公英。

中药外洗:常用辜老乌梅苦参汤外洗(乌梅,苦参,青蒿,蛇床子,地肤子,大黄,百部,白鲜皮,蝉蜕,槟榔。水煎汤外洗。)

针灸:辜老瘾疹八针与经络注血疗法交替进行,连用6天为一疗程,一般用2至6个疗程。

②湿热风毒证

证候:扁豆大小的红色血疹,表面盖满银白色多层银屑,剥离后出血,瘙痒异常,头皮银屑多,头发束状,反复不愈,冬季发作较甚,舌质暗红,苔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祛风利湿止痒

方药:辜老湿热风毒汤

银花,连翘,白鲜皮,生地,土茯苓,白茅根,苦参,防风,地肤子,当归,丹参,鸡血藤。每日一剂,水煎服。

加减:热重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瘙痒明显加蜈蚣,乌鞘蛇;湿重加苍术,黄柏,牛七,薏苡仁。

中药外洗:辜老白矾苦参汤外洗。

针灸:瘾疹8针与经络注血疗法交替进行,用4至6个疗程,每个疗程6天。

③血虚风燥证

证候:皮损色淡,部分消退,鳞屑较多,自觉口干,大便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

治法:养血和血,祛风润燥

方药:当归饮子《丹溪心法》加减:

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防风,白蒺藜,荆芥,首乌,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剂。

加减:①兼风胜瘙痒明显,加白鲜皮,苦参;②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③皮疹色暗,舌紫暗,加丹参,桃仁,红花。

中药外洗:辜老白矾苦参外冼方。

针灸:①挑刺四缝②瘾疹8针交替进行,其中3天挑刺四缝一次,2天针灸,连续2个疗程。

④营血热盛证

证候:皮疹发生及发展比较迅速,泛发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较多,表层易于剥离,底层附着较紧,剥离后有筛状出血点,基底浸润较浅,自觉瘙痒明显,伴有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心烦易怒,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微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泪凉血活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紫草根,槐花,白茅根,生地,赤芍,丹参,鸡血藤,当归

加减:①兼风热者,加白鲜皮,刺蒺藜,防风,秦艽,乌鞘蛇;②兼夹杂湿邪,可加薏苡仁,土茯苓,茵陈,防己,泽泻;③热盛加龙胆草,大黄,栀子,苦参,丹皮;血瘀者可用红花。

中药外洗方:辜老白矾苦参外冼方。

针灸:①大椎,陶道,肺俞挑刺后火罐放血,隔天1次②瘾疹8针,10天为1疗程。

⑤瘀滞肌肤证

证候:皮损肥厚浸润,疹色暗红,迁延不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祛风止痒。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当归,红花,生地,枳壳,柴胡,川芎,桔梗,牛膝,防风,香附,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剂。

加减:①皮疹留于下肢,苔黄腻者,加茵陈,三棱,莪术②皮肤瘙痒明显者,加防风,荆芥,苦参,白鲜皮。③血虚明显者,加首乌,熟地。

中药外洗方:艾叶侧柏冼方:

艾叶,侧柏叶,乌梅,苦参,千里光,土茯苓,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野菊花。

针灸:①瘾疹8针②大椎,陶道,膈俞,三棱针点刺后火罐放血。

五、饮食调摄

1.根据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其主要病因为血热,血瘀,血燥,湿毒,故银屑病人可选吃下列蔬菜:苋菜,白菜,胡萝卜,白萝卜,芋头,空心菜,马铃薯,油菜,苦瓜,丝瓜,冬瓜,黄豆芽,绿豆芽,菠菜,芹菜,西红柿,豆角等。

2.瓜果有清热解毒,除湿消脂的作用,可选吃下列瓜果:西瓜,红枣,桔子,广柑,桃子,柿子,乌梅,无花果,石榴。梨,苹果,香蕉,葡萄等。

3.粮食有许多种,可选食:绿豆,小米,黄豆,黑豆,赤小豆,花生,芝麻,薏米等。

4.银屑病忌口:酒类,辣椒,牛肉,羊肉,狗肉,鱼虾,螃蟹,牛奶,韭菜,海带,紫菜等。

六、医案

本人临床医案一:林某某,女,70岁。住址:海口市食品公司宿舍。病案号:

患者因头部鳞屑毛束状6年,加重伴全身斑丘疹2个月,而于年2月14日前来就诊。

患者自诉头部脱屑、瘙痒反复发作6年,2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伴全身斑丘疹,毛发呈束状,丘疹刮后可见血膜,呈点状出血,丘疹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瘙痒异常,曾前往省内多间皮肤科诊治,无明显效果,Aupitz征阳性。舌质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为白疕(湿热风毒),西医诊断为银屑病。治法: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方药:辜老湿热风毒汤(连翘,银花,白鲜皮,生地,土茯苓,白茅根,苦参,防风,地肤子,当归,丹参,鸡血藤)连续服用6剂,再配合本人白矾苦参汤外洗(乌梅,苦参,青蒿,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百部)

针灸:①经络注血疗法,隔天一次;②瘾疹8针(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与经络注血疗法交替进行,6天为一个疗程。

针药结合治疗6天后,症状较前明显缓解,无瘙痒,毛发性质好转,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

年2月24日复诊,效不更方,停用经络注血疗法,续用湿热风毒汤口服,与白矾苦参汤外洗,续用6天基本痊愈.

本人临床医案二:患者曾某,男性,35岁,海口籍,居住于海口市义龙路。患者因“反复四肢皮肤瘙痒伴皮疹8年,再发3月余”而于年7月6日就诊。

一诊(/7/6):患者自诉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四肢皮肤瘙痒,伴见散在红色斑丘疹,如黄豆大小,色鲜红,边界不清,高出皮肤表面,按之不痛,压之不褪色,周围无红肿、溢液,皮疹以四肢肘膝关节处为多,皮疹表面可见少量白色皮屑。自行涂擦膏药后,症状有所缓解,故未予重视。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且皮疹较前增多,症状较前加重,遂就诊西医诊断为银屑病,予对症治疗(具体治疗不详),反复治疗数次后,未见明显效果,症状时轻时重,遂辗转中医治疗数月,外院服用中药数月余,显效甚微,症状未见明显缓解。3月前,患者临床症状加重,皮损增多,遍布四肢、躯干部,尤以四肢肘膝关节处及背部为多,可见大量红色斑丘疹,散在成片,基底潮红,奇痒无比,日夜抓刮不解,搔之可见白屑脱落,每于入夜后症状明显加重,白天可略缓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痛苦不堪,遂慕名前来求诊。来诊见证:四肢、躯干部、背腰部遍布红色斑丘疹,融合成片,边界不清,皮肤抓痕明显,皮损表面可见少量白色鳞屑,皮肤糙厚,自觉瘙痒,肌肤麻木僵硬感,呈全身泛发。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脉弦。西医诊断:银屑病,中医辨证:白庀(湿热风型),治以祛风除湿,清热养血为法,投正宗消风散:荆芥2袋,防风2袋,蝉蜕2袋,火麻仁2袋,苦参2袋,苍术2袋,当归2袋,熟地2袋,知母2袋,石膏2袋,牛蒡子2袋,通草2袋。处方6剂,日一剂,开水冲服,分服两次。针灸:瘾针8针,由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4穴共8针组成,针刺得气后通以脉冲电疏密波20分钟。再予经络注血疗法,注血穴位为血海、曲池,与针灸交替进行。以1月为一个疗程。

二诊(/8/5):患者治疗1疗程后,患者症状较前有所缓解,皮疹较前消退,颜色变淡,无新起皮疹,但仍苦于其瘙痒,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脉弦。治疗上继服上方及针灸、注血1疗程以观疗效。并加用白矾苦参汤煎汤外洗,内外合治。

三疹(/9/8):患者治疗2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四肢皮疹已基本消失,背部仍可见大量皮疹,颜色较淡,仅有轻微自觉瘙痒,纳眠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继续以白矾苦参汤外洗,内服改用湿热风毒汤:苦参2袋,连翘2袋,白鲜皮2袋,生地黄2袋,土茯苓2袋,鸡血藤2袋,金银花2袋,防风2袋,地肤子2袋,当归2袋,丹参2袋,白茅根2袋。处方6剂,开水冲服,日一剂,分服。针灸仍以瘾疹8针为方,注血已达疗程,暂观疗效。

四诊(/10/13):患者经前述治疗3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四肢、躯干部皮疹已基本消失,皮肤光白无痕,无新起皮疹,无瘙痒。因此病易反复,故继以湿热风毒汤6剂,针灸及注血疗法6天,法如前述,以巩固疗效,并嘱其调适饮食。疾病宣告临床治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chuangzia.com/szcj/6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