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蛇类活动频繁,
福建进入蛇伤发病高发期
甚至某些地方已出现蛇伤人事件
据媒体报道,
上周龙岩
仅6月以来就有近人被蛇咬伤入院!
▲一患者被蛇咬后的瘀斑
大概是福建生态环境太好,
气候也适宜,
每年6-10月为毒蛇咬伤旺季
还记得往年夏天,小编发过的新闻吗?
骑着车,聊着天
突然!发现手柄有条蛇!蛇!蛇!
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惊吓!
骑车的叶女士惊叫了一声
估计把“蛇宝宝”也给吓坏了
张口就咬了叶女士右臂……
叶女士车上的蛇
入院前叶女士的双上肢肿大
蛇的杀伤力之强
不光是伤人,还能呑牛
现在进入7月,福州也进入了蛇活动活跃期
这不,福州马尾的水岸君山小区,
频频有蛇出没,
甚至有剧毒的银环蛇潜入小区大堂,
可把小区居民吓坏了!
7月3日,又有居民看到一条蛇,
在小区道路上“散步”
小区物业和森林公安集体出动,
自制钢叉,一月抓了7条大蛇!
6月27日傍晚,天还没黑,
在福州晋安区蓝山四季小区,
一条蛇钻进了鸟笼,张开血盆大口,
连吞了两只鹦鹉
结果饱餐后挺着大肚子无法钻出鸟笼,
只能束手就擒。
近日,家住长乐皇庭名郡的听友陈小姐爆料说,
小区里面居然有蛇出没,
物业也采取过措施,捕蛇器,雄黄都有用,
也汇报给社区了,
业主还是怕怕....
夜爬鼓山的朋友
请务必小心
摄影:
点鸡就送八炜连福州大学的三区草地上都有蛇
小编还能说什么
图:福建大学城新鲜事
天气热不要到草丛里玩耍!
还要注意头顶的惊吓!
小编还曾发过
毒蛇钻到共享单车坐垫下伤人的新闻,
现在是毒蛇活动旺季,大家骑车前先看看,
特别是草木山林多的地方,以防万一哦~
据资料记载,
福州蛇有7科53属87种,
其中毒蛇33种。
常见的毒蛇有:
▲竹叶青
▲烙铁头
▲眼镜蛇
哎,看着就很可怕有木有?别怕别怕。
医生说,其实蛇的胆子很小,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是不小心踩到或是让它感受到了威胁才会发起攻击。进入深山草丛时,宜用棍棒开路“打草惊蛇”来把蛇赶跑。从事野外活动时,头部、四肢等暴露地方宜做好防护,夜间带上照明工具。
如何分辨有毒蛇和无毒蛇?专家说,全国的蛇有多种,怎么才能判断蛇有毒没毒呢?
首先,当然是看外形、颜色:1、头部区别: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眼睛后一半会有隆起,其中为毒腺和毒牙;无毒蛇的头多呈椭圆形,眼睛后的隆起不明显,无毒腺和毒牙,部分种类为锯齿状小牙。
2、能否卷曲:毒蛇经常卷曲,行动比较缓慢,攻击性强;无毒蛇一般不卷曲,易受到惊吓,爬行速度快。
3、体表颜色不同:多数毒蛇(蝮蛇除外)具有鲜艳的体色和斑纹;多数无毒蛇体色不太鲜艳。
4、尾巴不同:多数毒蛇尾巴短而粗,部分还呈侧扁;多数无毒蛇尾巴细长。
5、性情不同:毒蛇性情凶猛,无毒蛇性情温和。
此外,如果真不小心被咬,我们还可以,看伤口:
这样一看,很清楚了吧?
但最好的预防就是别被咬
万一被咬该怎么办?
入院前蛇伤急救处理
1.确定毒蛇咬伤后首先要冷静,不要惊慌乱跑,减少活动,尽可能延缓毒素扩散。
2.可以用火柴烧灼伤口破坏蛇毒(伤后30分钟内有效)。
3.在蛇咬齿痕处用利器切开皮肤即可,不宜太深,长度约0.5cm。
4.就近应用清水、河水、山溪水、泉水、冷开水冲洗伤口,有条件者可用肥皂水、盐水、茶叶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及时清除伤口及周围的残存蛇毒。
5.用小夹板、弹性绷带或布条等(取长条扁平状木板,上肢用3根、下肢用3到5根)在距伤口5—10厘米的上端(近心端)处绑扎,以减缓毒素吸收。
6.齿痕处可以用拔火罐排毒。
7.就地采草药外敷及内服,并医院进一步治疗。
常见毒蛇咬伤治疗误区
误区一:被毒蛇咬伤后“一旦放松绑扎,蛇毒就会攻心导致死亡”
专家解答:很多蛇伤病人肢体坏死,最后被迫截肢都是因为绑扎过紧、时间过长后引起肢体缺血时间太长引起的。院前急救绑扎时宜使用小夹板加弹性绷带绑扎法绑扎。
误区二:被毒蛇咬伤后,咬伤伤口越大越深排毒越彻底。
专家解答:毒蛇咬伤的伤口切开不宜过大,最好小于1cm,切开皮肤即可,切开过深容易误伤深部血管、神经引起大出血和肢体功能障碍。如果有毒牙遗留应该取出。但如果发现齿痕咬伤处渗血不止,则不宜切开。
误区三:被毒蛇咬伤后应服用草药炖酒或配酒服用,解毒效果更好
专家解答:饮酒一方面会加快蛇毒在体内循环,加速蛇毒扩散;另一方面饮酒后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加重肢体肿胀,不利于后期肢体功能恢复。
误区四:被毒蛇咬伤后外敷中药即可,医院救治
专家解答:火毒证毒蛇咬伤后易出现肢体肿胀、血水疱,外敷草药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甚则局部皮肤坏死,重则可引起败血症、破伤风。局部有血水疱或破溃者不宜外敷中草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新鲜、洁净的中草药外敷。毒蛇咬伤多引起全身多脏器中毒反应,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治疗。
万一真被咬了,不管有毒没毒,
切记先自救!自救!自救!
点个,学起来!
—END—
虎纠头条综合整理自闽西日报、海峡都市报、新浪微博等,转载须注明出处
法律顾问: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王熙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