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药物很多,其作用各不相同,
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止痛
细辛、川乌、草乌、附子、马钱子、蟾酥等药物用于局部时,可对皮肤、黏膜产生麻醉止痛作用,对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所致疼痛,黏膜溃疡疼痛以及牙痛可起到止痛作用,这些药物多性热,有温经散寒的作用,且多有毒性,使用时应注意用量和应用时间,“中病即止”,不可长期、大量和大范围的使用,如遇到皮肤局部破损,应减轻用量或停用。
清热解毒
黄连、黄柏、大黄、贯众、野菊花、等药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密陀僧、硼砂、樟脑、土槿皮、蛇床子等药物具有抗真菌的作用;硫磺抗真菌、疥虫;蛇床子、苦参可杀阴道滴虫。可针对上述病因引起的皮肤、黏膜瘙痒,疮痈肿毒等症状进行治疗。
祛风散寒除湿
羌活、葛根、透骨草、防风、秦艽、伸筋草、白芷等药物常用于上肢及颈肩部风湿痹痛;独活、桑寄生、五加皮、牛膝、海桐皮、木瓜、薏苡仁常用于下肢风湿痹痛;千年健、鹿衔草、杜仲、续断、牛膝、桑寄生、狗脊等药物常用于腰部痹痛;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等常用于外感风寒表证。这些药物多为辛温之品,可祛肌表、筋膜、骨节之中的风寒湿邪。
活血祛瘀通络
当归、红花、桃仁、丹参、鸡血藤等药物可活血化瘀;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可活血止痛;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可破血消癥;艾叶可温经活血。这些药物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通络、消瘀散结、“通则不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外伤、寒湿凝滞等所致的淤血肿痛、癥瘕等症。
补益
党参、人参、黄芪、白术等药物可益气健脾;当归、熟地黄、何首乌、龙眼肉等药物可补血;麦冬、天冬、沙参、百合、玉竹、枸杞子等药物可滋阴补液;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杜仲、肉苁蓉等药物可温补阳气。这些药物往往和解表、祛风、燥湿等药物同用,起到“治病求本”的作用。
保护皮肤
滑石粉、炉甘石可以润滑皮肤、吸收汗液,可以治疗湿疹、皮炎、痱子等病症,同时也常作为按摩手法施术时的介质使用;麻油、蜂蜜软化滋润皮肤,是“天然吸收剂”,可以对皮肤形成保护膜,在穴位贴敷中也常作为赋形剂来使用。
-END-
二中街社区卫生服务站
每一次分享都想与你同在
”
扫一扫、甘露聚糖肽针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