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手段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7375991.html
芳香中药
艾叶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艾叶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一
西医
1.抗菌作用:艾叶油及艾叶水煎液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以野艾叶、艾条或艾绒烟熏,可用于室内消毒,采用艾叶煎液熏洗的方法防治会阴部伤口感染,效果理想。
2.平喘作用:用艾叶油给豚鼠灌服或肌注或气雾给药,对由组织胺或乙酰胆碱引起的哮喘均有平喘作用。艾叶油对豚鼠离体气管有轻度松弛作用,艾叶油乳剂能明显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艾叶油能对抗组胺和氯化钡对豚鼠离体气管的收缩作用。
3.抗过敏性休克:艾叶油灌胃,对豚鼠用卵蛋白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有保护作用,艾叶油在体外可抑制豚鼠肺组织释放组胺。
4.镇咳作用:艾叶油灌胃对丙烯醛柠檬酸引发的豚鼠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5.对血凝和血小板的影响:艾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纤维蛋白溶解,从而发挥止血作用。艾叶制碳后可加强止血作用,艾叶经热加工处理后凝血作用可显著增强。
二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肾经。
三
功效主治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四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2、《本草求真》:专入肝脾。兼入肾。
3、《本草从新》: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
五
药用复方
1、冷劳久病:茅香花、艾叶四两,烧存性,研末,粟米饭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汤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后用枣汤下,立效。(《圣济总录》)
2、伤寒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以干艾叶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顿服取汗。(《肘后方》)
3、妊娠风寒卒中,不省人事,状如中风:用熟艾三两,米醋炒极热,以绢包熨脐下,良久即苏。(《妇人良方》)
图片、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
医瘤课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