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痈肿毒方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8851.html

篇名卷二十二痈肿毒方

  属性:(凡六类)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

  篇名疔肿第一

  属性:(论一首方二十九首证十五首灸法一首)

  论曰∶夫禀形之类,须存摄养。将息失度,百病萌生。故四时代谢,阴阳递兴。二气更相击怒,当是时也,必有暴气。夫暴气者,每月之中,卒然大风大雾,大寒大热,若不时避,人忽遇之,此皆入人四体,顿折皮肤,流注经脉,遂使腠理壅隔,营卫结滞,阴阳之气不得宣泄,变成痈疽疔毒,恶疮诸肿。至于疔肿,若不预识,令人死不逮辰。所以养生之士须早识此方,凡是疮痍无所逃遁。

  凡疗疔肿,皆刺中心至痛。又刺四边十余下,令血出,去血敷药,药气得入针孔中。若不达疮内,疗不得力。

  又其肿好着口中颊边舌上,见赤黑如珠子,碜痛应心是也。是秋冬寒毒久结皮中,变作此疾,不即疗之,日夜根长,流入诸脉数道,如箭入身捉人不得动摇。若不慎口味房室,死不旋踵。经五六日不瘥,眼中见火,神昏口干心烦,即死也。

  一曰麻子疔,其状肉上起头,大如黍米,色稍黑,四边微赤多痒,忌食麻子及衣麻,勿入麻田中行。

  二曰石疔,其状皮肉相连,色乌黑如黑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内隐隐微疼,忌瓦砾砖石之属。

  三曰雄疔,其状头黑,四畔仰疮浆起,有水出,色黄大如钱孔形高,忌房室。

  四曰雌疔,其状疮头稍黄,向里亦如灸疮,四畔浆起,心凹色赤,大如钱孔,忌房室。

  五曰火疔,其状如汤火烧灼,疮头黑,四边有浆起,如赤粟米,忌火炙烁。

  六曰烂疔,其状色稍黑有白斑,疮中溃溃则有脓水流出,疮形大小如匙面,忌沸热食烂臭物。

  七曰三十六疔,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后日生三,乃至十,若满三十六,药所不能治,如未满三十六者可治,俗名黑。忌嗔怒蓄积愁恨。

  八曰蛇眼疔,其状疮头黑皮上浮,生形如小豆,状似蛇眼,大体硬,忌恶眼看,并嫉妒人见之及毒药。

  九曰盐肤疔,其状大如匙面,四畔皆赤,有黑粟粒起,忌食咸物。

  十曰水洗疔,其状大如钱形或如钱孔大,疮头白里黑,汁出中硬,忌饮浆水,水洗渡河。

  十一曰刀镰疔,其状疮阔狭如薤叶大,长一寸,左侧肉黑如烧烁,忌刺及镰刀切割铁刀所伤,可以药治。

  十二曰浮沤疔,其状疮体曲圆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叶大,内黄外黑,黑处刺不痛,内黄处刺之则痛。

  十三曰牛拘疔,其状肉起,掐不破。

  上十三种疮,初起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热定则寒,多四肢沉重、头痛、心惊、眼花,若大重者则呕逆,呕逆者难治。其麻子疔一种始末惟痒。所忌者不得犯触,犯触者即难疗。其浮沤疔、牛拘疔二种,无所禁忌,纵不疗亦不能杀人,其状寒热与诸疔同,皆以此方疗之,万不失一。欲知犯触之状,但脊强,疮痛极甚不可忍者是也。

  治十三种疔方∶

  用枸杞,其药有四名∶春名天精,夏名枸杞,秋名却老,冬名地骨。春三月上建日采叶,夏三月上建日采枝,秋三月上建日采子,冬三月上建日采根。凡四时初逢建日,取叶子枝根等四种并曝干。若得五月五日午时合和大良,如不得根据法采者,但得一种亦得,用绯缯一片以裹药,取匝为限,乱发鸡子大,牛黄梧子大,反钩棘针二十七枚为末,赤小豆七枚末,先于绯上薄布乱发,以牛黄末等布上曝,即卷绯缯作团,以发作绳,十字缚之,熨斗中急火熬令沸,沸定后自干,即刮取捣为末,绢筛以一方寸匕,取枸杞四味合捣,绢筛取二匕和合前一匕,共为三匕令相得,又分为二份,早晨空腹酒服一份,日二。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疔肿第一

  篇名齐州荣姥丸

  属性:凡是疔肿皆用治之方。

  牡蛎(九两烂者)钟乳枸杞根皮(各二两)白石英(一两)桔梗(一两半)白姜石(一斤,软黄者)

  上六味各捣,绢筛合和令调,先取伏龙肝九升为末,以清酒一斗二升搅令浑,澄清取二升和药捻作饼子,大六分,浓二分,其浊滓仍置盆中,布饼于笼上,以一幅纸藉盆上,以泥酒气蒸之,仍数搅令气散发,经半日,药饼子干,纳瓦坩中,一重纸,一重药遍布,勿令相着,以泥密封三七日,干以纸袋贮置干处举之。用法以针刺疮中心深至疮根,并刺四畔令血出,以刀刮取药如大豆许纳疮上。若病重困日夜三四度,轻者一二度着,重者二日,根烂始出。轻者一日半日烂出,当看疮浮起,是根出之候。若根出已烂者,勿停药仍着之,药甚安稳,令生肌易。其病在口咽及胸腹中者,必外有肿异相也。寒热不快,疑是此病,即以饮或清水和药如二杏仁许服之,日夜三四服,自然消烂或以物剔露根出,即瘥。当看精神,自觉醒悟。合药以五月五日为上,七月七日为次,九月九日,腊月腊日皆可。若急须药,他日亦得。修合须清净烧香,不得触秽,无令孝子、不具足人、产妇、六畜鸡犬等见之。凡有此病者,忌房室、猪牛鸡鱼、生韭葱蒜、芸苔胡荽葵、酒醋、面等。若犯诸忌而发动者,取枸杞根汤和药服并如后方,其二方本是一家,智者评论以后方最是真本。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疔肿第一

  篇名赵娆方

  属性:姜石(二十五两)牡蛎(十两,崔氏作七两)茯苓(三两)枸杞根皮(四两)上四味各捣筛合和,先取新枸杞根合皮切六升,水一斗半,煎取五升,去滓,纳狗屎(崔氏云尿)二升,搅令调,澄取清和前药熟捣,捻作饼子阴干。病者以两根刃针当头直刺疮,痛彻拔针出,刮取药末急纳疮孔中,勿令歇气,并遍封疮。头上即胀起,针挑根即出。重者,半日以上即出,或已消烂。根挑不出亦自瘥,勿忧。其病在内者,外当有肿相应,并皆恶寒发热,以水半盏,刮取药如梧子大五枚和服之,日夜三服,即自消也。若须根出,服药经一日,以鸡羽剔吐,即随吐根出。若不出,根亦自消烂。在外者,亦日夜三度敷药,根出后常敷勿住,即生肉易瘥。若犯诸忌而发动者,取枸杞根合皮骨切三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研药末一钱匕,和枸杞汁一盏服之,日二三服。并单饮枸杞汁弥佳。又以枸杞汁搅白狗屎,取汁服之更良。合讫即可用,不待干。所言白狗屎是狗食骨,其屎色如锻石,故言白狗屎也。如预制取,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腊月腊日尤良神验。或有人忽喉中痛,乍寒乍热者,即是其病,当即以此疗之。无故而痛,恶寒发热者,亦是此病,但根据前服之,立瘥。前后二方同是一法,其用相同,亦主痈疽,甚效。

  治疔肿病,忌见麻勃,见之即死者方∶

  胡麻烛烬针砂(等分)

  上三味为末,以醋和敷之。

  又方锻石(三分)马齿菜(二分)

  上二味捣,以鸡子白和敷之。

  锻石乃壮火之余烈,善破阴毒恶疮。《本经》有疽疡瘙热恶疮死肌之治。马齿菜散血消肿;鸡子白清气解热,能使疔肿外出。勿以贱而忽诸。

  又方针刺四边及中心,涂雄黄末立愈,神效。(一云涂黄土)。

  又方鼠新坌土,以小儿尿和敷之。

  又方铁衣未,以人乳汁和敷之立愈。

  又方小豆花为末,敷之瘥。

  又方以人屎尖敷之,立瘥。

  又方以四神丹一枚,当头上安,经宿根即出矣。

  治一切疔切疔肿疔肿方∶

  用苍耳根茎苗子,但取一色烧为灰,醋泔淀和如泥涂上,干即易,不过十度,根即拔,神良。余以贞观四年,忽口角上生疔肿达耳,予令?十日不瘥。余以此药涂之,得愈。以后常作此药以救人,无不瘥者,故特论之以传后人。疔肿方千首,皆不及此,虽齐州荣姥方亦不能胜此物之造次易得也。

  又方取铁浆,每饮一升,立瘥。

  又方腊月猪脂以面和,封上瘥。

  又方蒺藜子一升烧灰,酽醋和,封上经宿便瘥。或针破头,封上更良。

  又方皂荚子取仁作末敷之,五日内瘥。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疔肿第一

  篇名玉山韩光方

  属性:韩光,治疔肿人也。贞观初,衢州徐使君访得此方。

  用艾蒿一担烧作灰,于竹筒中淋取汁,以一二合和锻石如面浆,以针刺疮中至痛,即点之,点三遍,其根自拔,亦大神良。贞观中用治三十余人,得瘥。故录之。

  鱼脐疔疮,似新火针疮,四边赤中央黑,可针刺之,若不痛即杀人,治之方∶

  以腊月鱼头灰和发灰等分,以鸡溏屎和敷上。此疮见之效否即杀人。(《外台》不用发灰,用鸡子清和敷)。

  又方以寒食饧敷之良。若硬者,烧灰涂贴即瘥。

  治鱼脐疮,头白肿痛不可忍者方∶

  先以针刺疮四畔,捣白苣汁,滴着疮孔内。

  又方水獭屎敷,大良。

  治赤根疔方

  熬白粉令黑,蜜和敷之良。

  又方以新坌鼠壤,水和涂之,热则易。

  又方马牙齿捣末,腊月猪脂和敷之,根即拔。烧灰用亦可。

  犯疔疮方∶

  芜菁根生铁衣(等分)

  上二味和捣,以大针刺作孔,复削芜菁根如针大,以前生铁衣涂上刺孔中,又涂所捣者封上,仍以方寸匕,绯帛涂粘贴。有脓出即易,须臾,拔根出立瘥。忌油腻、生冷、醋滑、五辛、陈臭、粘食。

  又方刺疮头及四畔令汁尽出,捣生栗黄敷上,以面围之,勿令黄出,从旦至午,根拔矣。

  又方以面围疮如前法,以针乱刺疮,铜器煮醋令沸,泻着面围中令容一盏,冷则易之,三度,根即出。

  又方取蛇蜕皮如鸡子大,以水四升,煮三四沸,去滓,顿服,立瘥。

  又方烧蛇蜕皮灰,以鸡子清和涂瘥。

  又方取苍耳苗捣,取汁一二升服之,滓敷上,立瘥。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疔肿第一

  篇名灸方

  属性:灸掌后横纹后五指,男左女右,七壮即瘥。已用得效。疔肿灸法虽多,然此一法甚验。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

  篇名痈疽第二

  属性:(脉七首论一首方八十七首

  脉数身无热即有内痈。

  诸浮数脉,当发热,而反洗洗恶寒,若有痛处,当结为痈。

  脉浮而数,身体无热,其形默默,胃中微燥,不知痛处,其人当发痈肿。

  脉微而迟必发热,脉弱而数,此为振寒,当发痈肿。

  凡脉滑而数,滑则为实,数则为热。滑即为营,数即为卫。营卫相逢,即结为痈。热之所过,即为痈脓。身有痛处,时时苦有疮。

  问曰∶寸口脉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当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器所伤,亡血之故也。

  趺阳脉滑而数,法当下重少阴。脉滑而数,妇人阴中生疮。

  论曰∶夫痈疽初发至微,人皆不以为急,此实奇患,惟宜速治。稍迟缓即病成。以此致祸者不一。但发背,外皮薄为痈。外皮浓者,为疽,宜急治之。

  凡痈疽始发,或似小疖,或复大痛,或复小痛,或发如米粒大白脓子,此皆微候,宜善察之,见有小异,即须大惊忙,急为攻治及断口味,速服诸汤,下去热毒。若无医药处,即灸当头百壮。其大重者,灸四面及中央二三百壮,数灸不必多也。复敷以冷药种种救疗,必速瘥也。

  凡用药贴,法皆当疮头处开孔,令泻热气。亦当头以火针针入四分即瘥。

  凡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用不致祸也。

  凡痈,无问大小,已觉即取胶如手掌大,暖水浸令软,看大小当头上开一孔如钱眼大,贴肿上令相当,须臾干急。若未有脓者,即定不长。已作脓者,当自出。若以锋针当孔上刺出脓,大好,至瘥乃洗去胶。

  凡肿,根广一寸以下名疖,一寸以上名小痈,如豆粒大者名子,皆始作。急服五香连翘汤下之,数剂取瘥乃止。

  凡痈,高而光大者不大热,其肉正平无尖而紫者,不须攻之。但以竹叶黄汤申其气耳。肉正平为无脓也,痈卒痛,以八味黄散敷之。大痈七日,小痈五日。其自有坚强者,宁生破,发乳。若热手不可近者,先内服王不留行散,外摩发背膏。若背生破无苦,在乳宜令极熟候手按之,随手即起者,疮熟也,宜针之,针法要得着脓,以意消息,胸背不过一寸。斟量不得脓,即与食肉膏散着锐头,纳痈口中,如体气热歇,即服木占斯散。五日后痈欲着痂者,即服排脓风塞散。

  凡痈,破之后便绵欲死,内寒外热(缺文),肿有似痈而非者,当以手按肿上无所连,乃是风毒耳,勿针之。但服升麻汤,外摩膏。破痈口当令上留三分,近下一分针之。务令极热,热便不痛。破后败坏不瘥者,作猪蹄汤洗之,日二度。夏用二日,冬用六七日。用汤半剂亦可。凡痈坏后有恶肉者,宜猪蹄汤洗去秽,次敷食肉膏散,恶肉净后,敷生肉膏散,及摩四边,令好肉速生。当断绝房室,忌风冷,勿自劳烦,俟筋脉平复,乃可任意耳。缘新肉易伤,伤则里溃,溃则重发,发则难救,慎之慎之,白痂最忌。

  凡诸暴肿,一一不同,无有近远,皆服五香连翘汤。刺去血,以小豆末敷之。其间数数以针刺去血。若失疗已溃烂者,犹服五香汤及漏芦汤下之。随热多少根据方用之,外以升麻汤拓洗熨之,摩升麻膏。(二方俱见后丹毒篇)。若生息肉者,以白茹散敷之,青黑肉去净即停止,好肉生敷升麻膏。如肌不生敷一物黄散。若敷白茹,青黑恶肉不尽者,可用漆头茹散半钱和白茹散三钱,稍稍敷之。其散各取当色单捣下筛,成散用之。此数法(《集验》用治缓疽)。

  或身中忽有痛处,如遭打扑之状,各曰气痛。痛不可忍,游走不住,发作有时,痛则小热,痛定则寒,此皆由冬时受温气,至春暴寒,风来折之,不成温病,乃作气痛。宜先服五香连翘汤,摩丹参膏。又以白酒煎杨柳皮及暖熨之。有赤气点点者,即刺出血也。其五香连翘汤及小竹沥汤可服数剂。勿以一剂未瘥便止,以谓药无效,即祸至矣。中间将白薇散佳。又有气肿痛,其状如痈肿,无头虚肿色不变,但皮急痛,不得手近,亦须服此五香汤,次白针泻之,次与蒺藜散敷之。

  胸中痛短气者,当入暗室中,以手中指捺左眼,视若见光者,胸中有结痈。若不见光者,是经云∶气宿于经络中,血气俱涩不行,壅结为痈疽也。又言∶热之所作,其后为痈,又阳气溱集,寒化为热,热盛则肉腐为脓也。由人体有热,被寒冷搏之而脉凝结不行,热气壅结成痈疽。方有灸法,亦有温治法。以其中冷未成热之时,其用冷药贴敷之。治热已成,以消热令不成脓也。赤色肿有尖头者,藜芦膏敷之。一云醋和蚌蛤灰涂,干则易之。

  余平生数病痈疽,得效者即记之。考其病源,多是药气所作,或有上世服石,遂令子孙多有此疾。食中尤不宜食面,及酒蒜,及慎温床浓被。能慎之者,可得终身无他,此皆躬自验之,故特论之也。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五香连翘汤

  属性:治一切恶核瘰、痈疽、恶肿患方。

  青木香沉香丁香薰陆香麝香连翘射干升麻独活寄生通草(各二两)大黄(三两)

  上十二味咀,以水九升,煮取四升,纳竹沥三升煮,更取三升,分三服,取快利。(《肘后》有紫葛、甘草、无通草。治恶肉恶脉、恶核风结肿气痛。《要籍喻义》有黄、甘草、芒硝各六分。《千金翼》云∶未瘥,中间常服佳。与小儿篇方小异)。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黄竹叶汤

  属性:治痈疽发背方。

  黄甘草黄芩芍药麦冬(各三两)当归人参石膏川芎半夏(各二两)生

  上十四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取竹叶,取一斗,去滓,纳药,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日三夜一。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八味黄散方

  属性:黄川芎大黄黄连芍药莽草黄芩栀子仁(等分)

  上八味治下筛,鸡子白和如泥,涂故帛上,随肿大小敷之,干则易。若已开口,封疮上,须开头令歇气。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王不留行散

  属性:治痈肿不能溃,困苦无赖方。

  王不留行子(三合,《千金翼》作一升)龙骨当归(各二两)野葛皮(半分)干姜桂心(各一两)栝蒌根(六分)

  上七味治下筛,食后温酒服方寸匕,日三。以四肢习习为度,不知稍加之,令人安稳,《千金翼》云∶治痈疽及诸杂肿已溃,皆服之。)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内补散

  属性:治痈疽发背,妇人乳痈、诸疖未溃者,便消不消者,令速溃疾愈方。

  木占斯人参干姜(一云干地黄)桂心细辛浓朴败酱防风栝蒌根桔梗甘草(各一两)

  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药入咽觉流入疮中。若痈疽灸之不能发坏者,可服之。未坏者去败酱。已发脓者,纳败酱。服药日七八,夜二三,以多为善。若病在下,当脓血出,此为肠痈也。病在里痛者,服此即不痛。长服治诸疮及疽痔,已溃便早愈,医人不知用此药。发背无有治者,若始觉背上有不好处而渴者,即勤服之。若药力行,觉渴止便消散。若虽已坏,但日夜服勿住药,肿自消散不觉。欲长服者,当去败酱。妇人乳痈,宜速服此。一方无桂心,名木占斯散,主痈疽坚结。若已坏者,速愈。未坏者,使不成痈便消。(张文仲无桂心。刘涓子云∶此是华佗方)。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排脓内塞散

  属性:治大疮热退,脓血不止,疮中肉虚疼痛方。

  防风茯苓白芷桔梗远志甘草人参川芎当归黄(各一两)浓朴(二两)桂心(二分)附子(二枚)赤小豆(五合,酒浸熬之)

  上十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猪蹄汤

  属性:治痈疽发背方。

  猪蹄(一具,治如食法)黄黄连芍药(各三两)黄芩(二两)蔷薇根野狼牙根(各八两)

  上七味咀,以水三斗,煮猪蹄令熟,澄清取二斗,下诸药,煮取一斗,去滓,洗疮,一食顷,以帛拭干,贴生肉膏,日二。如痛加当归、甘草各二两。

  又方治痈疽发十指,或起膀胱,及发背后生恶肉者方。

  猪蹄(一具,治如食法)当归芎芍药大黄黄芩独活莽草(各一两)

  上八味咀,以水三斗,煮猪蹄取八升,去滓,纳诸药,取四升,去滓,渍疮两食顷洗,拭干敷麝香膏。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麝香膏

  属性:治痈疽及发背诸恶疮,去恶肉方。

  麝香茹(一作真珠)雄黄矾石(各一两)

  上四味治下筛,以猪膏调和如泥涂之,恶肉尽止,却敷生肉膏。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食恶肉膏方

  属性:大黄川芎莽草真珠雌黄附子(生用各一两)白蔹矾石黄芩茹(各二两)雄黄(半两)

  上十一味咀,以猪脂一升半,煎五六沸,去滓,纳茹、矾石末,搅调敷之疮中,恶肉尽乃止。

  治痈肿,恶肉不尽者方∶蒴灰锻石(《肘后》作白炭灰)

  上二味各淋取汁,合煎如膏,膏成敷之,食恶肉,亦去黑子。此药过十日不中用。

  又方生地黄汁煎如胶,作饼子贴之,日四五度。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漆头茹散

  属性:食恶肉散方。

  漆头茹硫黄丹砂麝香马齿矾雄黄雌黄白矾(各二两)

  上八味治下筛,以粉之,吮食恶肉。(《翼方》敷贴,无白矾、雌黄,有藜芦。云∶亦作膏和敷之,又处疗痈疽篇无丹砂。《广济方》疗痈肿脓溃,疮中有紫肉,破不消,以此散掺或内蚀之)。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白茹散

  属性:茹矾石雄黄硫黄(各二分)

  上四味治下筛,纳疮中,恶肉尽即止,不得过好肉。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生肉膏

  属性:治痈疽、发背坏后生肉方。

  生地黄(一斤)辛夷(二两)独活当归大黄黄川芎白芷芍药黄芩续断(各一两)薤白(五两)

  上十二味咀,以腊月猪脂四升,煎取白芷、黄下之,去滓,敷立瘥。

  又方干地黄(三两)甘草当归白芷苁蓉蜀椒细辛(各二两)乌喙(六分,生用)蛇衔(一两)薤白(二十茎)

  上十味咀,以醋半升渍一宿,次日以猪膏三斤,煎令沸三上三下,膏成涂之,立瘥。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蛇衔生肉膏

  属性:治痈疽金疮败坏者方。

  蛇衔当归(各六分)干地黄(三两)黄连黄黄芩大黄续断蜀椒芍药白芨川芎莽草白芷附子甘草细辛(各一两)薤白(一把)

  上十八味咀,醋渍二宿,以腊月猪脂七升煎,三上三下,醋尽下之,去滓,取敷,日二夜一。(崔氏有大戟、独活各一两,无地黄、黄、黄连、续断、白芨、川芎、白芷、甘草)。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五香汤

  属性:治热毒瓦斯卒肿,痛结作核,或似痈疖而非使人头痛、寒热气急者,数日不除杀

  青木香藿香薰陆香沉香丁香(各二两)

  上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不瘥更作,并以滓敷肿上。(《千金翼》以麝香代藿香)。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漏芦汤

  属性:下之之方。

  漏芦白芨黄芩麻黄白薇枳实升麻芍药甘草(各二两)大黄(三两)

  上十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快下之,无药处单用大黄亦得。(《肘后》云∶治痈疽、丹疹、毒肿、恶肉。《千金翼》无白薇。刘涓子无芍药,有连翘,治时行热毒变作赤色,痈疽、丹疹、毒肿及目赤痛生障翳。若热盛者,可加芒硝二两。《经心录》无白薇,作知母、犀角、芒硝各二两)。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丹参膏方

  属性:丹参蒴莽草蜀椒踯躅(各二两)秦艽独活白芨牛膝菊花己(各一两)

  上十二味咀,以醋二升,渍一宿,夏半日。如急用便煎猪脂四升,煎令醋气歇,慢火煎,去滓,用敷患处,日五六度。(《肘后》云∶用防风不用防己,治恶肉、恶核、瘰、风结诸肿。云∶此膏亦可服)。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小竹沥汤

  属性:治气痛方。

  淡竹沥(一升)射干杏仁独活枳实白术防己防风秦艽芍药甘草茵芋茯苓黄芩麻黄(各二两)

  上十五味咀,以水九升,煎取半,下竹沥,取三升,分四服。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白薇散方

  属性:白薇防风射干白术(各六分)麻黄秦艽当归防己乌头青木香天门冬枳实独活葳蕤山茱萸(各四分)柴胡白芷(各三分)莽草蜀椒

  上十九味治下筛,以浆水服方寸匕,日三,加至二匕。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蒺藜散

  属性:治气肿痛方∶

  上用蒺藜子一升,熬黄为末,以麻油和如泥,炒令焦黑,敷故熟布上,如肿大小,勿开孔贴之。无蒺藜以赤小豆为末,和鸡子如前敷,干即易,妙。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藜芦膏

  属性:治赤色肿,有尖头者方。

  藜芦(二分)黄连矾石雄黄松脂黄芩(各八分)

  上六味为末,以猪脂三升煎令熔,调和敷上癣头疮极效。又治浅疮,经年抓搔痒处成孔者。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瞿麦散

  属性:治痈排脓止痛,利小便方。

  瞿麦(一两)芍药桂心赤小豆(酒浸熬)麦门冬川芎黄当归白蔹(各二两)

  上九味为末,先食,酒下方寸匕,日三。(《翼方》有细辛、苡仁、白芷,不用桂心、麦门冬、白蔹,治诸痈溃及未溃疮中疼痛,脓血不绝而不可忍者)。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薏苡仁散

  属性:治痈肿令自溃,长肉方。

  薏苡仁桂心白蔹当归苁蓉干姜(各二两)

  上六味治下筛,先食,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黄茯苓汤

  属性:治痈疽溃后脓太多,虚热方。

  黄麦门冬(各三两)生姜(四两)五味子(四合)川芎茯苓桂心(各二两)大枣(二十枚)

  上八味咀,以水一斗半,煮取四升,分六服。(《翼方》有远志、人参、当归各二两,甘草六两)。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内消散

  属性:治凡是痈疽,皆宜服之方。

  赤小豆(醋浸一升,熬)人参甘草瞿麦当归猪苓黄芩(各二两)白蔹薏仁黄(各三两)防风(一两)升麻(四两)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皮散

  属性:治痈疽脓血内漏,诸漏败坏,男发背女乳房及五痔,皆宜服之方。

  皮蜂房(各一具)地榆附子桂心当归续断(各五分)干姜蜀椒本(各四分)浓朴(六分)

  上十一味治下筛,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取瘥。加斑蝥七枚,益良。

  凡患肿,皆因宿热所致,须服冷药,瘥后有患冷利不止者方∶

  人参龙骨赤石脂甘草干姜(各二两)附子(一枚)

  上六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栀子汤

  属性:治表里俱热,三焦不实,身体生疮及发痈疖。大小便不利方。

  栀子仁(二七枚)芒硝(二两)黄芩甘草知母(各三两)大黄(四两)

  上六味咀,以水五升煮减半,下大黄,取一升八合,去滓,纳芒硝,分三服。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五利汤

  属性:治年四十已还强壮,常大患热,发痈疽无定处,大小便不通方(刘涓子名大黄)

  芒硝(一两)升麻黄芩(各二两)大黄(三两)栀子仁(五两)

  上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四合,去滓,下芒硝,分四服,快利即止。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干地黄丸

  属性:凡壮热人能长服之,终身不患痈疽,令人肥悦耐劳苦方。

  干地黄(五两)芍药甘草桂心黄黄芩远志(各二两)石斛当归大黄(各三两)

  上十五味为末,蜜丸如桐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

  又方治虚热消疮疖方。

  干地黄(四两)大黄(六两)芍药王不留行茯苓甘草远志麦门冬人参升麻黄芩(各三两)桂心(六两)

  上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久服令人肥健。

  一方有枳实三两(《外台》无甘草、远志、麦门冬、人参、升麻、黄芩)。

  又方治虚劳客热,数发痈肿疮疖,经年不除方。

  干地黄(四两)黄黄芩大黄黄连泽泻细辛(各三两)甘草桂心芍药茯苓干漆(各二两)人参(一两)天冬(五两)

  上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夜一,加至二十丸。久服延年,终身不发痈疽。凡方中用大黄薄切,五升米下蒸熟,曝干用之,热多倍大黄。(《要籍喻义》不用泽泻)。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地黄煎

  属性:补虚除热,散乳石毒痈疖痔疾,悉宜服之方。

  生地黄随多少,三捣三压,取汁令尽,铜器中,汤上煮,勿盖覆令泄气,得减半,出之,布绞去粗滓,再煎令如饧,丸如弹丸许,酒服,日三,勿加,百日痈疽永不发。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枸杞煎

  属性:治虚劳,轻身益气,令人有力,一切痈疽永不发方。

  枸杞三十斤锉,叶生至未落可用茎,叶落至未生可用根,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淀,将滓更入釜与水根据前,煮取五斗,并前澄清去淀,釜中煎,取二斗许,更入小铜锅子煎如饧止,或器盛。重汤煮更好。每日旦服一合半,日再,渐加。

  治风湿体痛,不能饮食,兼痈疽后补虚羸方∶

  蔷薇根枸杞根(各一百斤)生地黄食蜜(各十斤)

  上四味咀,先以水煮二根令味浓,取二斛去淀,次纳地黄煮令烂,绞去滓,微火煎令如粥,次纳蜜和令相得,每食后服如弹丸许。

  拓肿方∶

  大黄黄芩白蔹芒硝(各三分)

  上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汁,以故帛四重蘸汁中,以拓肿处,干即易之,无度数,昼夜为之。

  又方青木香犀角大黄栀子仁紫檀香升麻黄芩羚羊角黄连甘草芒硝射干黄柏白蔹(各二两)地黄汁(五合)麝香(二分研入)

  上十六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少冷,以故帛两重蘸汤中,拓肿处,干即易之,日夜数百度。

  又方治颈项及胸背有大肿赤发,即封之令不成脓方。

  朴硝(五两)香豉生地汁(各半斤)

  上三味合捣,煮令地黄烂熟,敷肿处,浓二分,日三四易,至瘥止,此兼治一切肿。又方治痈肿痛烦闷方。

  用生楸叶十重贴之,以帛裹令缓急得所,日二易。止痛兼消肿蚀脓,甚良,胜于他物。

  如冬月先收干者,临用时以盐润之。亦可薄削楸皮用之。

  又方治大人小儿痈肿方。

  用生猪脑子敷纸上贴之,干则易之,日三度。

  又方芥子为末,汤调,敷纸上贴之。(《千金翼》以猪胆和涂之)。

  又方白姜石末,蒜和捣,敷上。

  又方捣马鞭草,敷上即头出。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灸方

  属性:灸两足大KT趾歧中立瘥,仍随病左右。

  治痈始觉肿令消方∶

  大黄通草葶苈莽草(各等分)

  上四味为末,以水和敷上,干则易之。

  又方以莨菪末,三指撮,水和服之,日三。神良。

  治痈方∶

  以芫花为末,胶和如粥敷之。

  治痈疽发腹背阴匿处,通身有数十痈者方∶

  取干牛屎烧灰,治下筛,以鸡子白调涂之,干复易。

  若已结脓使聚长方∶

  栝蒌根为末,苦酒和敷,燥复易,赤小豆亦佳。

  治痈有脓令溃方∶

  用鸡羽三七枚烧末,服之即溃。

  又方人乳和面敷上,比晓脓血尽出,不用手近。

  治痈肿发背初作,及经十日以上,肿赤热毒瓦斯盛,日夜疼痛,百药不效方∶

  鸡子(一枚)新出狗屎(如鸡子大)

  上二味搅和,微火煎令稀稠得所,捻作饼子,于肿头坚处贴之,以纸粘贴,以帛抹之,时时看视,觉饼子热即易,勿令转动及歇气,经一宿定。如多日患者,三日贴之,一日一易,至瘥止。此方秽恶不可施之贵胜,然其愈疾一切诸方皆不可及,自外诸方还复备员设仪注而已。学人当晓此方,以备诸急尔。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乌麻膏

  属性:治诸漏恶疮,一十三般疔肿,五色游肿,痈疖毒热,狐刺蛇毒,狂犬虫野狼六畜所伤不可识者,二十年漏金疮,中风,皆以此膏贴之,恶脓尽即瘥。止痛生肌,一贴不换药,唯一日一度拭去膏上脓再贴之,至瘥止。

  生乌麻油(一斤)黄丹(四两)蜡(四分)

  上三味,以腊日前一日从午,纳油铜器中微火煎至明旦,看油减一分,下黄丹消尽,下蜡令沫消,药成,至午时出。惟男子合之。毋令小儿、女子、六畜等见。

  治诸肿贴方∶

  紫葛(十分)大黄(五分)青木香(一分)元参白蔹黄芩黄连榆白皮升麻由跋

  上十一味治下筛,以生地黄汁和如泥,敷肿上,干则易。无地黄汁以米醋和之。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松脂膏

  属性:治痈肿方。

  松脂(一斤半)猪脂(一合半)黄芩黄连黄大黄当归芍药川芎

  上八味咀,合二脂,微火煎,三上三下,绵绞去滓,火炙敷纸上,随肿大小贴之,日三易,即瘥。

  又方松脂(一斤)猪脂(半斤)白蜡(四两)大黄(一两)黄芩黄连黄柏当归芍药川芎细辛白芷防风莽草白蔹(各半两)

  上十五味咀,先煎二脂、白蜡令烊,次纳诸药,煎三上三下,以绵及布绞,注水中为饼,取少许火炙之,敷油纸上贴疮处。(《翼方》有黄一两)。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青龙五生膏

  属性:治痈疽痔漏,恶疮、脓血出,皆以此方导之。

  生梧桐白皮生桑白皮生柏白皮生青竹茹生龙胆草(各五两)蜂房皮蛇蜕皮(各一具)雄黄雌黄(各一两)蜀椒附子川芎(各五分)

  上十三味咀,以三年苦酒二斗浸一宿,于炭火上炙干捣,下细筛,以猪脂二升半,微火煎令相得如饴,以新白瓷器盛着水中,随病深浅敷之,并以清酒服如枣核大,日一。

  治痈疽、痔漏、恶疮、妇人妒乳、漆疮方∶

  野葛芍药薤白当归通草(各二分)附子(一分)

  上六味咀,醋浸半日,先煎猪脂八合,令烟出,纳乱发二分令消尽,下之待冷,又纳松脂八分,蜡二分,更着火上和,次纳诸药煎令沸,三上三下,去滓,以故帛敷药贴肿上,干即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灭瘢膏

  属性:治诸色痈肿、恶疮瘥后有瘢痕方。

  安息香(一作女萎)矾石野狼毒羊踯躅乌头附子野葛白芷乌贼骨皂荚

  天雄芍药川芎赤石脂大黄当归莽草石膏干地黄地榆白术续断鬼臼蜀

  上二十六味捣末,用成煎猪脂四斤,和煎,三上三下,以好盐一大匙下之,膏成须服者,与服。须摩者,与摩,勿近目处。忌妊娠人。若灭瘢,以布揩令伤敷之。若鼻中息肉,取如大豆纳鼻中。如瘀血者,酒服如枣核大。痔漏者,以绵裹如梅子大纳下部。中风者,摩患上取瘥。崩中亦纳之。其灭瘢,取少许和鹰屎白敷之,取腊日合之神效。(《翼方》有石一两)。

  治脓溃后,疮不合方∶

  烧鼠皮一枚为末,敷疮孔中。

  又方熟嚼大豆敷之。

  又方炒乌麻令黑熟捣,敷之。

  又方牛屎敷之,干即易。

  又方烧破蒲席灰,腊月猪脂和,纳孔中。

  治痈疖久不瘥方∶

  用马齿菜捣汁煎,敷之。

  治痈溃后脓不断,及为诸物刺伤疮不瘥方∶

  石硫黄粉

  上一味,取箸一茎,碎头,少湿,纳硫黄中以刺疮孔,疮瘥为度。

  治痈肉中如眼,诸药所不效者方∶

  取附子削令如棋子安肿上,以唾贴,以火炙之,令附子欲焦,复唾湿,以火炙之,如是三度,令附子之热气彻内即瘥。此法极妙。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练石散

  属性:治痈有坚如石核者,复大色不变,或作石痈方。

  粗理黄石(一斤)鹿角(半斤烧)白蔹(三两)

  上三味,以醋五升,烧石赤纳醋中不限数,以醋减半止,细捣末,以余醋和如泥,浓敷之,干即易,取消止,尽更合。诸漏及瘰,其药悉皆用之。仍火针针头破敷药。又单磨鹿角、半夏末和敷之,不如前方佳也。

  治石痈坚如石,不作脓者方∶

  生商陆根熟捣敷之,干即易,取软为度。

  又治湿漏诸痈疖。

  又方蜀桑根白皮阴干捣末,烊胶,酒和药敷肿,根即拔。

  又方莨菪子为末,醋和敷疮,根即拔。

  又方蛇蜕皮贴之,经宿便瘥。

  又方栎子一枚,以醋于青石上磨之,以涂肿上,干更涂,不过十度,即愈。

  又方梁上尘葵根茎灰(等分)

  上二味以醋和敷之,即瘥。

  又方当上灸百壮,石子当碎出。如不出,益壮数乃佳。凡发肿至坚有根者,名曰石痈。

  治恶毒肿或着阴卵,或着一边,疼痛挛急,引小腹不可忍者,一宿杀人方∶

  取茴香草捣汁,饮一升,日三四服,滓敷肿上。冬月阙生者,根亦可用。

  治风劳毒肿,疼痛挛急,或牵引小腹及腰髀痛方∶

  用桃仁一升研,以酒三升搅和,顿服之。浓衣被盖令汗,不过三剂瘥。

  治脚肿向上至腹,即杀人者方∶

  用赤小豆一斗,以水三斗煮令烂,出豆以汁浸脚至膝,每日一度,瘥止。若已入腹不须浸,但煮豆食之。忌盐菜米面等。渴饮汁,瘥乃止。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

  篇名麻子小豆汤

  属性:治毒肿无定处,或赤色恶寒,或心腹刺痛烦闷者,此是毒瓦斯深重所致方∶

  麻子赤小豆(各五升)生商陆(三升)附子(二两)射干(三两)升麻(四两)

  上六味咀,以水四斗,先煮四味,取二斗半,去滓,次研麻子碎,和汁煮一沸,去滓,取汁煮豆烂,其汁每服五合,日二夜一。当利小便为度,肿退即瘥,并食豆。

  治一切肿毒,疼痛不可忍者方∶

  取蓖麻子熟捣,敷之即瘥。

  治诸疮着白痂复发方∶

  大蒜鼠屎香墨(等分)

  上三味为末,敷之日三。

  治疖子方∶

  凡疖无头者,吞葵子一枚,不得多服。

  又方生椒末釜下土(等分)

  上二味为末,醋和涂之。(《翼方》有曲末,为三味)。

  又方狗头骨芸薹子(等分)

  上二味为末,醋和敷之。

  又方以鼠粘根叶贴之。

  又方雀屎水和敷之。

  又方烧葛蔓灰封上,自消。牛粪灰封之亦佳。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

  篇名发背第三

  属性:(论一首方十五首)

  论曰∶凡发背皆因服食五石寒食更生散所致,亦有单服钟乳而发者,有上世服之者,其候率多于背两胛间。初起如粟米大,或痛或痒,仍作赤色。人初不以为事,日渐长大,不过十日遂至于死。其临困之时,已阔三寸,高一寸,疮有数十孔,以手按之,诸孔中皆脓出。寻时失音,所以养生者,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如泥,捻作饼子,浓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饼子贴着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即瘥。如榆荚大,灸七七饼炷即瘥。如钱大,可日夜灸之,不限炷数,仍服五香连翘汤。(方见本卷痈疽门中。)及铁浆诸药攻之乃愈。又法,诸发背未作大脓,可以冷水射之,浸石令冷熨之,日夜不住,瘥止。此病忌面酒五辛等。亦有当两肩上发者。

  凡服石人,皆须劳役四体无令自安,如不尔者,多有发动。亦不得随便恣意取暖,称已适情,必须遗欲以取寒冻。虽当时不宁,于后在身多有所益,无发动之虑耳。

  凡肿起背胛间,头白如黍粟,四边相连,肿赤黑,令人闷乱,即名发背也。禁房室、肉酒、面蒜。若不灸治,即入内杀人。若灸当疮上七八百壮。有人不识,多作杂肿治者皆死。

  治发背及痈肿已溃未溃方∶

  用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如薄泥,根据肿作饼子,浓三分以上,有孔勿覆孔中,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而热勿令破肉,如热痛即急易之,患当减,快得安稳,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疮孔,孔中得汁出瘥。

  治痈疽发背已溃、未溃及诸肿毒方∶

  栝蒌根榆白皮胡燕窠鼠坌土(各等分)

  上四味为末,以女人月经衣水洗,取汁和如泥封肿上,干即易。溃者,四面封之,已觉即封,从一日至五日令瘥。

  治发背,背上初欲结痈方∶

  大黄升麻黄芩甘草(各三两)栀子(三七枚)

  上五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取快利便止,不利更进。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发背第三

  篇名内补散

  属性:治痈疽发背已溃,排脓生肉方。

  当归桂心(各二两)人参川芎浓朴防风甘草白芷桔梗(各一两)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未瘥更服勿绝。(《外台》无防风、甘草、白芷)

  又方治痈疽发背方。

  蜀椒干姜黄芩人参(各二分)桂心(一分)白蔹甘草附子防风(各一两)川芎(二两)小豆(一合半)

  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发背第三

  篇名李根皮散

  属性:治痈疽发背及小小瘰方。

  李根皮(一升)栝蒌根半夏(各五两)通草白蔹桔梗浓朴黄芩附子(各一两)甘草当归(各二两)葛根(三两)桂心芍药(各四两)川芎(六两)

  上十五味治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疮大困者,夜再服之。曾有人患骨从疮中出,兼有三十余痈疖,服此散瘥。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发背第三

  篇名大内塞排脓散

  属性:治发背痈肿,经年瘥后复发,此因大风或结气在内,经脉闭塞至夏月以来出攻于背,久不治,积聚作脓血为疮内漏方。

  山茱萸五味子茯苓干姜(各一分)甘草石斛人参桂心芍药(各三分)巴戟天麦门冬干地黄肉苁蓉远志(各八分)当归石苇川芎(各四分)附子(二分)地胆

  上二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稍加之。长服终身不患痈疖。

  治发背方∶

  用乱发灰,酒服方寸匕,亦治瘭疽。

  又方猪脂敷上,日四五度,亦治发乳。(《救急方》云∶取猪羊脂切作片,冷水浸贴上,暖易之,五六十片,瘥。若初贴,少许即寒,寒定好眠甚妙)。

  又方三年醋滓,微火煎令稠,和牛脂敷上。

  又方猪狗牙烧灰,醋和敷上,日三四易。

  又方烧古蚌灰,以鸡子白和敷之,日三易。

  又方饮铁浆二升,取利,(见本论中)。

  又方蛇头灰醋和敷,日三易。

  又方烧鹿角灰,醋和敷之,日四五易。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

  篇名丹毒第四

  属性:(论一首方三十八首)

  论曰∶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如丹涂之色,大者如手掌,甚者遍身有痒有肿,无定色。有白丹者,肉中肿起,痒而复痛,微虚,肿如吹状,瘾疹起也。有鸡冠丹者,赤色而起,大者如连钱。小者如麻豆粒状,肉上粟粟如鸡冠肌理也,一名茱萸丹。有水丹者,由遍体热起,遇水湿搏之结丹,晃晃黄赤色,如有水在皮中,喜着股及阴处。此虽小疾,不治令人至死。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丹毒第四

  篇名升麻膏方

  属性:升麻白薇(《肘后》作白蔹)漏芦连翘芒硝黄芩(各二两)蛇衔枳实(各三两)蒴(四两)栀子(四十枚)

  上十味微捣,以水三升,浸半日,以猪膏五升煎,令水气尽,去滓,膏成敷上。诸丹皆用之,及热疮肿上,日三。(《经心录》无枳实,以治诸毒肿)。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丹毒第四

  篇名升麻汤

  属性:治丹毒方。

  升麻漏芦芒硝(各二两)黄芩(三两)蒴(五两)栀子(二十枚)

  上六味咀,以水一斗浸良久,煮取七升冷,以故帛染汁拓诸丹毒上,常令其湿,拓后须服饮并漏芦汤方,并见前痈肿条中,服之立瘥。(《短剧》用治丹疹,赤毒肿)。

  丹方∶

  水苔生蛇衔生地黄生菘菜(即芸苔)蒴菜慎火草五叶藤豆叶浮萍以上取一味,单捣涂之。

  大黄栀子黄芩芒硝

  以上取一味,下水和用。

  上十三味或捣成末,单用一味立瘥。

  又方凡天下极冷,无过于藻菜,但有患热毒肿并丹等,取渠中藻菜细切,熟捣敷之,浓三分,干即易。

  治诸丹神验方∶

  以芸薹菜熟捣,浓封之,随手即消。余热气未愈,但三日内封之,瘥止。纵干亦封之不歇,以绝本。余以贞观七年三月八日于内江县饮多,至夜睡中觉四体骨肉疼痛,至晓头痛目眩,额左角上如弹丸大肿痛,手不得近,至午时至右角,至夜诸处皆到,目遂闭合不得开,几致殒毙,县令周公以种种药治不瘥,经七日余,自处此方,其验如神,故疏之以传来世云耳。

  治五色油丹方(俗云油肿,若犯者多致死,不可轻之)∶

  缚母猪枕头卧,甚良。

  又方牛屎涂之,干即易。

  治赤流肿丹毒方∶

  取榆根白皮为末,鸡子白和敷。(《翼方》又用鸡子白和蒲席灰敷)。

  又方捣大麻子,水和敷之。

  又方煎羊脂摩之,得青羊脂最良。(《集验》云∶治人面目身体卒赤黑丹起,如疥状,不治日剧遍身,即杀人也)。

  治小儿丹毒方∶

  捣马齿苋一握,取汁饮,以滓敷上。

  又方捣赤小豆五合,水和取汁,饮一合良。滓涂五心。

  又方浓煮大豆汁涂之良,瘥后亦无瘢痕。

  又方腊月猪脂,和釜下土敷之,干即易。

  治小儿五色丹方∶

  用猪槽下烂泥敷之,干即易(《集验》治卒赤黑丹)。

  又方捣蒴叶敷之。

  又方服黄龙汤二合,并敷患上佳。

  治小儿白丹方∶

  烧猪屎灰,以鸡子白和敷之良。

  治小儿赤丹方∶

  捣芸薹叶,汁服三合。滓敷上良(《翼》云∶芸薹末以鸡子白和涂之)。

  治小儿赤丹斑驳者方∶

  以唾和胡粉,从外向内敷之。

  又方铜铁屎,以猪脂和敷之。

  又方以屋尘,腊月猪脂和敷之。

  治小儿火丹赤如朱,走皮中方∶以醋和豉研敷之。

  又方鲤鱼血敷之,良。

  又方捣荏子敷之。

  又方猪屎水和,绞取汁,服少许良。

  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方∶

  赤小豆二升为末,以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即易便瘥。一切丹并用此方皆瘥。

  又方生麻油涂之。

  治小儿骨火丹,其疮见骨方∶

  捣大小蒜,浓敷之,着足踝者是。

  治小儿殃火丹毒,着两胁及腋下者方∶

  用伏龙肝为末,油和敷之,干则易。若入腹及阴,以慎火草取汁用之。

  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入阴头,皆赤色者方∶

  桑白皮切二升,以水二升,煮取汁,浴之良。

  又方烧李根为灰,以田中流水和,敷之良。

  治小儿朱田火丹,病一日一夜即成疮,先从背起,渐至遍身,如枣大正赤色者方。

  浓煮棘根汁洗之。已成疮者,赤小豆末敷之。未成疮者,鸡子白和小豆末,敷之。

  治小儿天灶火丹,病自髀间起,小儿未满百日,阴头赤肿血出方∶

  伏龙肝捣末,以鸡子白和敷之,日三良。

  又方鲫鱼肉(锉五合)赤小豆末(三合)

  上二味和捣,少水和,敷之良。

  治小儿野火丹,病通身皆赤者方∶

  用油涂之。

  治小儿茱萸丹,病初从背起,遍身如细缬,一宿成疮者方∶

  用赤小豆为末,以粉之。如未成疮者,鸡子白和敷之。

  治小儿废灶火丹,初从足趺起,正赤色者方∶

  以枣根煮汁,沐浴五六度良。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

  篇名瘾疹第五

  属性:(论一首方二十九首灸法一首)

  论曰∶《素问》云∶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被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之则为痒也。所以有风疹瘙痒,皆由于此。又有赤疹者,忽起如蚊蚋啄,烦痒极者,重沓垄起,搔之逐手起。又有白疹者,亦如此。赤疹热时即发,冷即止。白疹天阴冷即发。白疹宜煮矾石汁拭之,或煮蒴,和少酒以浴之良。(姚氏以治赤疹。或煮石南汁拭之良,余一切如治丹方法。)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瘾疹第五

  篇名石南汤

  属性:治六十四种风,淫液走入皮中如虫行,腰脊强直,五缓六急,手足拘挛,瘾疹搔之作疮,风尸身痒,卒面目肿起,手不得上头,口噤不能言方(方见第八卷风懿篇中。此方但是瘾疹,悉服之瘥)。

  治风瘙瘾疹,心迷闷乱方∶

  天雄牛膝桂心知母(各四分)栝蒌根白术(各五分)防风(六分)人参干姜细辛(各三分)

  上十味为末,酒服半钱匕,加至一匕为度。

  治瘙痒皮中风虚方∶

  枳实(三升)松叶(切一升)独活苁蓉黄秦艽(各四两)丹参蒴(各五两)

  上八味咀,以酒二斗浸六宿,每服二合,日二,稍加之。

  又方大豆三升,酒六升,煮四五沸,每服一盏,日二。

  又方牛膝为末,酒下方寸匕,日三。并治骨疽癞病及。

  又方芥子为末,浆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白术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儿患瘾疹入腹,体肿强而舌干方∶

  芜菁子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风瘙瘾疹方∶

  白术(三两)戎盐矾石(各半两)黄连黄芩细辛芎茵芋(各一两)

  上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洗之,日三,良。

  又方马蔺子蒴矾石茺蔚子蒺藜子茵芋羊桃扁竹(各二两)

  上八味咀,以浆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纳矾石洗之,日三。

  又方蒴防风羊桃石南茵芋芫花蒺藜矾石(各一两)

  上八味咀,以浆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纳矾石令小沸,温浴之。

  又方蛇床子(二升)防风(二两)生蒺藜(二两)

  上三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拭患上,日三五遍。

  治瘾疹痒痛方∶

  大黄升麻黄柏当归防风芍药黄芩青木香甘草(各二两)枫香(五两)芒硝(一两)地黄汁(一升)

  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芒硝令消,帛染拓病上,一炊久,日四五度。

  治举体痒痛如虫啮,搔之皮便脱落作疮方∶

  蒺藜子(三升)蛇床子茺蔚子(各二升)大戟(一斤)大黄(二两)矾石(三两)防风

  上七味咀,以酒四升,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纳矾石,以帛染拭之。

  治风瘙肿疮痒在头面,拓洗方∶

  大黄芒硝(各一两)莽草(半两,一云甘草三两)黄连(一两半)黄芩(二两)蒺藜子(五合)

  上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以帛染拓洗之,日一度,勿近

  治身体赤瘾疹而痒,搔之随手肿起方∶莽草(半两)当归芎大戟细辛芍药芫花川椒附子踯躅(各一两)猪膏(二升半)

  上十一味咀,酒渍一宿,猪膏煎之,候附子色黄膏成,去滓,敷病上,日三。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瘾疹第五

  篇名青羊脂膏

  属性:治风热赤疹,搔之随手作疮方。

  青羊脂(四两)甘草芍药(各三两)寒水石白芷白芨黄芩防风黄升麻

  上十二味咀,先以水八升,煮石膏,竹叶,取四升,去滓,浸诸药,以不中水猪脂二升合煎,膏成敷病上,良。

  治瘾疹,百疗不瘥者方∶黄连(切)芒硝(各五两)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半,去滓洗之,日四五度。

  治风瘙瘾疹,心迷闷乱方∶巴豆二两,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以故帛染汁拭之。大人小儿以意加减。

  又方矾石二两为末,酒三升渍令消,以帛染拭病上。

  又方吴茱萸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帛染拭病上。

  治风瘙瘾疹方酪和盐熟煮摩之,随手即消,良。

  又方锻石淋取汁洗之,良。

  又方白芷根叶煮汁洗之。

  治瘾疹百疗不瘥者方∶景天一升,一名慎火草,细捣取汁敷上,热炙手摩之,日三度,瘥。

  治暴气在表攻皮上瘾疹作疮方∶

  槐枝叶煮洗之。

  治小儿患瘾,疹八腹,体肿强而舌干方∶蚕沙二升,水二升煮,去滓,洗之,良。

  又方车前子为末,粉之,良。

  又方盐汤洗过,以蓼子敷之。

  又方灸曲池二穴,小儿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

  篇名瘭疽第六

  属性:(论一首十四条方九十三首灸法四首)

  论曰∶瘭疽者,肉中忽生点子如豆粒,小者如黍粟,剧者如梅李,或赤、或黑、或青、或白,其状不定,有根不浮肿,痛伤之应心,根深至肌,经久便四面悉肿,黯熟紫黑色,能烂坏筋骨。若毒散,逐脉入脏杀人。南人名为拓着毒浓肉处,即割去之。亦烧铁烙之,令焦如炭。或灸百壮。或饮葵根汁,或饮蓝青汁,若犀角汁及升麻汁、竹沥黄龙汤等诸单方治,专去其热取瘥。其病喜着十指,故与代指相似,人不识之,呼作代指,不急治,亦逐脉上入脏杀人。南方人得之,皆斩去其指。初指头先作黯,后始肿赤黑黯,痛入心是也。

  代指者,先肿热痛,色不黯,缘爪甲边结脓。剧者,爪皆脱落。此谓之代指病也。但得一物,冷药汁拓渍之佳。若热盛服漏芦汤,(方见本卷痈疽门)及拓渍之。敷升麻膏(方见本卷丹毒门)亦可。针去血,不妨洗渍涂膏也。复有恶肉病者,身上忽有肉如赤豆粒,突出便长,推出如牛马乳,上如鸡冠状,不治自长出不止,亦不痛痒,此由春冬时受恶风入肌脉中,变成此疾,治之宜服漏芦汤,外烧铁烙之,日日为之,令焦尽,即以升麻膏敷上,积日乃瘥。

  又有赤脉病者,身上忽有赤脉络起陇耸如死蚯蚓之状,视之如有水在脉中,长短皆逐脉所处,此由春冬受恶风入络脉中,其血肉瘀所作也,宜五香连翘汤(方见本卷痈疽门)及竹沥等治之。刺去其血仍敷丹参膏(方见本卷痈疽门)。亦用白鸡屎涂之良。

  恶核病者,肉中忽有核累累如梅李核,小者如豆粒,皮肉疼痛壮热恶寒是也。与诸疮根瘰结筋相似。其疮根瘰因疮而生,是缓无毒。恶核病卒然而起有毒,若不治入腹,烦闷杀人,皆由冬月受温风,至春夏有暴寒相搏,气结成此毒也。但服五香汤主之(方见本卷痈疽门)。又以小豆末敷之,亦煮汤渍时时洗之,消后以丹参膏敷之,令余核尽消。凡恶核初似被射工毒无常定处,多恻恻然痛,或时不痛。人不痛者即不忧,不忧则救迟,救迟则杀人,是以宜早防之。尤忌食鸡、鱼、猪、牛、马、驴等肉。其疾初如粟米,或似麻子,在肉里而坚似,长甚速。初得多恶寒,须臾即短气,取吴茱萸半斤作末,水一升和,绞取汁,顿服,以滓凡KT病喜发四肢,其状赤脉起如编绳,急痛壮热。其发于足,喜从起至踝,亦如编绳,故云KT病也。发于肾,喜着腋之下,皆由久劳热气盛为湿凉所折,气结筋中成此病也。若不急治,其久溃脓,亦令人筋挛缩也。若不消溃,其热气不散,多作趺病,漏芦汤主之。泻后锋针数针去恶血,气针泻其根,核上敷小豆末,取消为度。又用治丹法治之。又用治痈三味甘草散敷之(无方)。若溃,敷膏散一如痈法。

  恶核KT病瘭疽等,多起岭表,中土鲜有,南方人所食杂类繁多,感病亦复不一,仕人往彼深须预防,防之无法,必遭其毒,惟五香汤、小豆散(即麻子小豆散,本卷痈疽门),吴茱萸皆其要药。

  凡附骨疽者,以其无破(《外台》作故)附骨成脓,故名附骨疽。喜着大节解中,丈夫、产妇喜着中,小儿多着脊背。大人急着者,先觉痛不得动摇,按之应骨痛,经日便觉皮肉渐急,洪肿如肥状是也。小儿才手近便大呼,即是肢节有痛候也。大人缓着者,先觉肌烘烘然,经日便觉痛痹不随。小儿四肢不能动摇,亦如不随状。看肢节解中,若有肌烘烘处,不知是附骨疽。令遍身成肿不至溃,体皆有青黯,大人亦有不别,呼为贼风风肿,不知是疽也。凡又夏秋露卧,为冷所折,风热伏结而作此疾。急者热多风少,缓者风多热少。小儿未知取风冷,何故而有此疾?由其血盛肌嫩为风折之,即使凝结故也。凡初得附骨疽,即服漏芦汤下之。敷小豆散得消。可服五香连翘汤(方见本卷痈疽门中)。

  凡贼风,其人体卒无热,中暴风冷,即骨解深痛不废转动,按之应骨痛,久即结痛,或结瘰,其附骨疽久即肿而结脓,以此为异。若治附骨作贼风,则增益病深脓多。若治贼风作附骨,则加风冷,遂成瘰偏枯挛曲之疾也。疗之之效,皆在善始耳。此非天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若候附骨与贼风为异者,附骨之始,未肿但痛而已。其贼风但痛不热,附骨则其上壮热,四体乍寒乍热,小便赤,大便涩而无汗,若得下却热并开发腠理,便得消也。纵不消尽,亦得浮浅近外。凡贼风,但夜痛,骨不可按抑,不得回转,痛处不壮热,亦不乍寒乍热,觉身体索索然,冷欲得热熨,痛处即小宽,时复有汗出,此为贼风证也。宜针灸熨爆。

  又有风热毒相搏为肿,其状先肿上生瘭浆,如火灼处,名曰风热毒,治之一如丹法。

  又有洪烛疮,身上忽生瘭浆,如沸汤洒。剧者遍头面,亦有胸胁腰腹肿缓,通体如火汤灼瘭起者是也。治之法,急服漏芦汤下之,外以升麻膏敷之。其敷升麻膏若无效,一根据敷丹方。

  凡热疮起,便生白脓黄烂,疮起即浅,但出黄汁名肥疮。

  浸淫疮者,浅,搔之,蔓延长不止。瘙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者是也。

  疮者,初作亦如肥疮,喜着手足,常相对生,随月生死,痛痒坼裂,春夏秋冬随瘥剧者是也。

  有久痈余疮,败为深疽者,在胫间喜生疮中水恶露寒冻不瘥,经年成骨疽,亦名疮。深烂青黑,四边坚强,中央脓血汁出,百药不瘥,汁溃好肉处皆虚肿,亦有碎骨出者,可温赤龙皮汤渍(方见二十三卷肠痈篇)。夏月日日洗,冬月四日一洗。青肉多可敷白茹散(方见本卷痈疽门中)。食去恶肉,可三日一敷之止。后长敷家猪屎散(方见本卷痈疽门),得瘥止。取猪屎烧灰作末如粉,至疮中令满,白汁出吮去,随更敷之瘥止。若更青肉,复着白茹散,如前法家猪屎散取平复。

  凡骨疽百药不瘥者,可疮上以次灸之,三日三夜便瘥。如疮不瘥,瘥而复发,骨从孔中出者,名为骨疽,取先死乌雌鸡一只,去肉取骨,熬焦如炭,取三家牛木刮取屑,三家甑HT

  治瘭疽秘方∶

  射干甘草枳实升麻干地黄黄芩(各八分)麝香(二分)前胡(三分)犀角(六分)大黄(十分)

  上十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下大黄一沸,去滓,纳麝,分三服,瘥止。亦不限剂数(《外台》无黄芩)。

  治瘭疽着手足肩背、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瘥后复发方∶

  黄(六分)升麻(四分)款冬花(二分)附子苦参(《范汪》无)赤小豆(各一分)

  上六味为末,酒服方寸匕,稍加,日三服。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瘭疽第六

  篇名猪蹄汤

  属性:治瘭疽诸疽,十指头赤痒痛方。

  白芷大黄芎黄芩黄连甘草细辛本当归藜芦莽草(各一两)

  上十一味咀,以水二斗,先煮猪蹄一具,取一斗煮药,取五升浸疮,即瘥。

  又方灶屋尘灶突尘釜下土(各一斤)

  上三味合研令匀,以水一斗煮三沸,取汁洗,日三四度。

  治瘭疽着手足肩背,忽发累累如赤豆,剥之汁出方∶

  又方剥去疮痂,以温醋泔清洗之,以胡燕窠和百日男儿屎如膏,敷之。

  又方腊月糖昼夜连浸数日,乃愈。

  鲫鱼(一枚,长三寸者)乱发(如鸡子大)猪脂(一升)

  上三味,煎为膏敷之。

  治瘭疽浸淫多汁,日渐大方∶

  黄连(二两)胡粉甘草茹(各二分)

  上四味治下筛,以粉疮上,日三四度。

  又方青木香滑石龙骨(各三两)胡粉(一两)米粉(一升)

  上五味为末,稍粉病上,日三。

  又方芜菁子熬捣碎,帛裹展转敷上良。

  又方麻子熬作末,摩上良。

  又方酒和面敷之。

  又方以猪胆敷之良。

  又方乱发灰服方寸匕,日三。亦治发背。

  又方芸薹菜煮取汁一升服之,并食干熟芸薹数顿,少与盐酱。冬月研子,水和服之。

  又方枸杞根并葵根叶煮汁,煎令如饴,随意服之。

  治疽溃后方∶

  以盐汤洗拭了,烧皂荚灰粉上,良。

  又方牛耳中垢敷之良。

  又方梁上尘和车中脂敷之。

  又方生麻油滓,绵裹布疮上,虫出。

  又方以沸汤灌疮中三四遍(汤一作饧)。

  治疽似痈而小有异,脓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满者方∶

  用芸薹熟捣,湿布袋盛之,埋热灰中更互熨之,不过二三度安瘥,冬用干者。

  又方皂荚煎汤洗疮拭干,以柏皮为末敷,勿令作痂。

  治风疽方(凡脚及曲中痒,搔则黄汁出是也,灸法见后)∶

  以青竹筒一枚,径一寸半,长三尺,中着大豆一升,以糠、马屎二种烧取火,当竹筒中烧之,以器承两头取汁,先以泔清和盐,热洗疮了,即涂豆汁,不过三度,极效。

  又方嚼胡麻敷,以绵裹之,日易神良。

  治石疽,状如痤疖而皮浓方∶

  捣谷子敷之。亦治金疮。

  治久痈疮败,坏成骨疽方∶

  用龙骨末,粉疮四面,浓二分。以膏着疮中,日二易。虫出如发,尽愈。膏方如下。

  大虾蟆(一枚自死者)乱发(如鸡子大)猪脂(一斤)

  上三味,取二味纳脂中煎,略消尽,下待冷,更纳盐一合搅和,充前用。

  治疮久不瘥,瘥而复发,骨从孔中出,名骨疽方∶

  以猪胆和楸叶捣,封之。

  又方捣白杨叶末,敷之。

  又方捣芜菁子敷之,帛裹,日一易。

  又方穿地作坑,口小里大,深二尺,取干鸡屎二升,以艾及荆叶捣碎,和鸡屎令可燃火,坑中烧之,令烟出,纳疽于坑中熏之,以衣拥坑口,勿泄气,半日当有虫出,甚效。

  治附骨疽方∶

  槲皮烧为末,饮服方寸匕。

  又方新剥鼠皮如钱孔大,贴肿上,即脓出。已溃者,取猪脊上脂,贴之。

  治疽卒着五指,筋急不得屈伸方∶

  灸踝骨中央数十壮,或至百壮。

  治久疽方∶

  用鲫鱼一枚,破腹勿损,纳白盐于腹中,以针缝之,入铜器中火上煎,令干作末,敷疽疮中。无脓者,以猪脂和敷上,小痛毋怪也,十日瘥。

  又方灸间使后一寸,随年壮,立瘥。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瘭疽第六

  篇名苦瓠散

  属性:治浸淫疮方(疮表里相当名浸淫疮)。

  苦瓠(一两)蜂房蛇蜕(各半两)大豆(半合)梁上尘(一合)

  上五味治下筛,以粉为粥和敷纸上,贴之,日三。(《古今录验》无大豆。)

  又方煎饼乘热拓之。亦治细癣。

  又方猪牙车骨年久者,槌破烧令脂出,热涂之。

  又方苦楝皮若枝,烧作灰敷上,干者以猪脂和涂之。并治小儿秃疮及诸恶疮。

  治疮方∶

  用醋一升温令沸,以生薤一把纳中,封疮上,瘥为度。

  又方捣桃叶和鲤鱼糁封之。亦可以敷上。

  又方炒腊月饴糖敷之。

  又方烧故履系为末,敷之。

  又方烧松根取脂涂之。

  治燥方∶

  用醋和灰涂之。

  又方以热牛屎涂之。

  治湿方∶

  烧干虾蟆和猪脂敷之。

  治疥百疗不瘥方∶

  楝实(一升)桃皮苦参地榆根(各五两)

  上四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洗之,日一度。治久疥湿疮,浸淫日广,痒不可堪,搔之黄汁出。

  瘥后复发方∶

  用羊蹄根净去土,细切,熟熬,以醋和,熟捣,洗净疮敷上,一时顷,以冷水洗之,日一度。又阴干作末,痒时搔则汁出,以粉之,又以生葱根揩之。(《千金翼》无葱字。)

  治一切疮(凡脚及曲中痒,搔则黄汁出,是名风疽)∶

  灸足大指歧间二七壮。

  又灸大趾头亦佳。

  治诸疮因风致肿方∶

  烧白芋灰温汤和,浓三分敷疮上,干即易,五六度瘥。

  又方栎根皮三十斤锉,以水三斛,煮令热,下盐一把,令的的然热浸疮,当出脓血,日日为之瘥止。

  治恶露疮方∶

  捣薤叶敷疮口,以大艾炷灸药上,令热入内即瘥。

  治恶疮方∶

  矾石松脂乱发蜡(各二分)猪膏(四两)

  上五味煎发候消,纳矾石,次纳松脂,次纳蜡,去滓,先刮洗疮令净,然后用药涂之,日二三。不痛久疮,时愈新疮、迟愈、疥、痒疮、头秃者,皆即愈生发。

  又方烧扁竹灰和楮白汁涂之。

  又方羊屎、麻根烧烟断膏和封上。有汁者,干敷之。

  又方以面一升作饼大小覆疮,灸上令热,汁出尽瘥。

  治恶疮似火烂洗汤∶

  用白马屎曝干,以河水和煮十沸,绞出汁洗之。

  治恶疮,其大如钱,名曰马疥疮∶

  以水渍自死蛇一头,令烂去骨,以汁涂之,随瘥。

  治恶疮十年不瘥似癞方∶

  蛇蜕皮一具烧为末下筛,猪脂和敷。醋和亦得。

  又方苦瓠一枚,碎煮汁洗之,日三度。又煎以涂癣甚良。当先以泔净洗乃涂,三日。

  又方烧猪屎敷之。

  又方盐汤洗捣地黄叶贴之。

  又方烧莨菪子为末敷之。

  又方烧鲫鱼灰和酱清敷之。

  目录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瘭疽第六

  篇名乌膏

  属性:治恶疮方。

  雄黄雌黄芎升麻乌头防己竹灰黄连黄柏水银(各二两)胡粉(一分)蜡(三两)杏仁(三十枚)巴豆(二十枚)松脂乱发(各一鸡子大)

  上十六味咀,以猪膏三升急煎,令发消,去滓,停小冷,入真珠三钱匕,搅令相得以敷之。凡用膏,先净洗疮拭干,乃敷上,敷讫以赤石脂、黄连散粉之。(《翼方》无竹灰、水银)

  治种种诸疮不愈者方∶

  水银(一两)黄连(二两)经墨(三分)

  上三味治下筛,以不中水猪脂和敷上,不过二三度瘥,神良。若欲多作任人,水银大须熟研。其药惟不治金疮。

  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方∶

  取牛蒡根熟捣,和腊月猪脂封上,瘥止。并治久不瘥诸肿、恶疮、漏疮等,皆瘥。

  又方取马齿菜捣封上,瘥止。

  又方取蜘蛛膜粘贴,数易之,瘥止。

  治身疮及头疮不止方∶

  取菖蒲为末,敷上,日三夜二。

  治疮久不瘥者方∶

  芜荑藜芦(各一两)姜黄青矾雄黄(各一分)苦参沙参(各三两)附子(一枚)

  上八味治下筛,先以盐汁洗疮,去痂,干拭敷上,小儿一炊久剥去之,大人半日才剥,再敷,不过三四度愈。

  治诸疮久不瘥,并治六畜方∶用枣膏三升,水三斗,煮取一斗半,数洗取愈。

  治代指方∶

  用甘草二两咀,水五升,煮取一升半,渍之。

  又方以唾和白砂,搜面作碗子,盛唾,次着砂如枣许,以爪指着中,一日瘥。

  又方以毛杂黄土作泥,泥指上,浓五分,纳灰中煨之,令热可忍,泥干即易,不过数度瘥。

  又方刺指热饭中二七遍。

  又方以麻沸汤渍之即愈。

  又方单煮地榆汤渍之半日。

  又方取姜黄、葱叶煮沸渍之。

  又方以蜀椒四合,水一升,煮三沸渍之。

  又方先刺去脓血,炙鱼皮令温,以缠裹周匝,痛止便愈。

  治指痛欲脱方∶

  猪脂和盐煮令消,热纳指中,一食久住。(《翼方》和干姜。)

  治手足指掣痛不可忍方∶

  用酱清和蜜,温涂之。

  又方灸指端七壮,立瘥。

  治手足指逆胪方(此缘厕上搔头所致)∶

  还坐厕上以指倒捋二七下,即瘥。

  又方真珠(一分)干姜(二分)

  上二味捣,以粉疮上,日三。

  治手足皴裂逆胪代指方∶

  酒搦猪胰洗之,慎风冷。

  治冬月冒涉冻凌面目手足皴瘃,及治热痛欲瘃方∶

  用麦窠煮令浓,热洗之。

  治冻指瘃欲堕方∶

  用马屎三升,以水煮令沸,渍半日愈。

  治手足皴劈硬裂,血出疼痛方∶

  用猪脂着热酒中洗之。

  治手足皴痛方∶

  煮茄根洗之。

  又方芎(三分)蜀椒(二分)白芷防风盐(各一两)

  上五味咀,以水四升,煎取浓涂之。或猪脂煎更良。

  治尸脚方(凡人脚无冬夏常拆裂者是)∶

  用鸡屎一升,水二升,煮数沸,停小冷,渍半日,瘥止。亦用马屎。忌踏、酒、吐及妇人秽血。

  又方熔胶,胶干,以故帛粘贴。

  治割甲侵肉不瘥方∶

  以砂、矾石为末裹之,以瘥为度。

  又方捣鬼针草苗汁,鼠粘草根和腊月猪脂敷之。

你身边的健康顾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chuangzia.com/szyc/6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