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药丨蛇床子,治疗皮肤病瘙痒症,看它的

蛇床子

又名:野茴香、野胡萝卜子、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

传说故事

古时候,中原有一个村庄。有一天,村上忽然流行一种怪病,患者全身长着鸡皮疙瘩,瘙痒无比,直抓得鲜血淋淋、体无完肤才瘙痒暂缓。此病还有很强的传染性,没几天,村人就大多染病。村医束手无策。

一天,一位周游四方、行善积德的老和尚闻讯前来。细心诊察之后,老和尚对村人说:“离本地百余里外有一个小岛,岛上长着一种叶子如羽毛、花开如雨伞的草药,如用其种子煎水沐浴,即可治好本病。但听说岛上满是毒蛇,且蛇还喜欢躺此药上为窝,很难采到此药。”

有一位被瘙痒折磨得死去活来、抓破皮肉露出骨头、伤口流脓的壮年汉子,咬咬牙道:“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还不如前去一搏!即使不为自已,为了乡亲,我也要把药采回来!”

他背上包裹,驾船出海。但他没有马上前往蛇岛,而是先四处寻找治蛇高手。一天晚上,他走到海边一座寺院歇息,老和尚告诉他:“医圣神农走遍华夏尝遍百草,据说他不久前曾前往那岛取过蛇胆配药。你不妨去问问他有什么治蛇之法。”壮年汉子四处寻找,神农被他不畏艰险采药救人之心所动,毫无保留地告诉他:“毒蛇惧怕雄黄酒。你可于端午节这天午时上岛,见蛇即挥洒雄黄酒,毒蛇闻之就不会动了,那药任由你采。”说罢,赠给壮年汉子雄黄和黄酒。壮年汉子等到端午节那天带上雄黄和黄酒前往蛇岛,见蛇便挥洒雄黄酒。毒蛇闻之,果然渐渐地盘在地上不动了,好似死了一般。壮年汉子迅速从一条条蛇身底下挖出许多草药,凯旋而归。

乡亲们热烈欢迎降蛇采药英雄归来。英雄把草药分给大家,大家采摘草药种子煎水洗澡,不久全部病愈。因为这种药最初是从毒蛇身子底下采来的,所以大家便叫它为“蛇床”,而“蛇床”的种子自然而然地叫做“蛇床子”了。

功效作用

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属杀虫止痒药,也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归肾经

药材性状

双悬果,椭圆形,长2~4毫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柱基,基部偶有细梗。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有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棱线。果皮松脆;揉搓易脱落,种子细小,灰棕色,显油性。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

药理研究

抗心律失常;抑制心脏;降血压;性激素样作用;抗真菌,杀虫、滴虫及杀精;祛痰和平喘;局部麻醉;抗变态反应,抗诱变作用;延缓衰老;影响血浆前列腺胞素和内环核苷酸的代谢;抑制平滑肌收缩;防治骨质疏松;有镇静催眠等作用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湿热相火妄动及阳强、精不固者禁内服

配伍药方

①治阳痿不起: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各等分。上三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饮服三十丸,日三。(《千金要方》)

②治妇人阴痒:蛇床子30克,白矾6克。煎汤,频洗。(《濒湖集简方》)

③治耳内湿疮:蛇床子、黄连各3克,轻粉0.3克。为末。吹之即愈。(《仙拈集》三妙散)

④治牙痛:蛇床子,不拘多少,煎水热。含嗽之,即止。(《古今医鉴》漱牙止痛方)

⑤治脱肛:蛇床子、甘草各30克。上为末。热汤调服3克,日进三服。(《普济方》蛇床散)

来源:中药查询网、网络

版权声明









































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知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xian.com/szyc/4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