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即效案

白癜风分期治疗 http://m.39.net/news/a_6185443.html

收到同学曹毅医师(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硕士,副主任医师,重庆市优秀青年中医)的投稿!洋洋洒洒上万字,反复证明中医不慢。中医存在的价值在于临床实效。

看到这一万字的医案,馆主编辑得快哭了!但是看到这么多一服即效的医案,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编辑分享出来,大家共同学习!

古谓覆杯即愈,神往之余,尝疑心恐有夸大之嫌,后临证稍久,发现有些病证,确能做到一服即效,方知疗效不佳当责自己学艺不精,不可以“中医慢”自我脱罪。当然病有不同,不可能每个病都立竿见影,岳美中老先生就曾主张慢性疾病服药须持之以恒,确是真知灼见。

但当今环境,人人急功近利,只求速效,而中医早已扣上慢郎中的屎盆子,若真是三五剂寸效不收,兼之中药味苦难熬,病人难免抱怨,更坚信中医之慢,医者也信心渐失,以致未战先怯。这一点,对年轻中医极其不利。

笔者深有体会,社会上对老中医有近乎偏执的青睐和盲目的信服,老中医说,你这个病要吃一个月,病人不会只吃二十九天,反之,如果年轻中医三五剂不见效,病人就会叹服自己的先见之明:果然年轻人缺乏经验。

这里顺便吐槽我国媒体对中医的盲目造势,老是宣传老中医如何如何神奇,好像不挂个“老”字就不是高明的中医,无形之中就是告诉大家,看中医就找老医生,年轻人就凉在一边,坐冷板凳,蓄胡子,等胡子长了,然后就成了靠谱的老中医了,甚至还有以此冠名的畅销书。

于是,在如此致命的误导下,老中医那里趋之若鹜,年轻人那里门庭冷落。往轻里说,这是对年轻中医的极大不公,往严重里说,这是在戕害中医事业。

因为老中医已然名利双收,不需要炒作,发展中医的关键不在老中医,而在年轻中医,就算要抢救名老中医经验,也当首先认识到,其意义只能由年轻中医来彰显,其目的也只能由年轻中医来实现,岂不闻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死,则中医亡,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所谓的名老中医经验也只会和名老中医肉身一起同登极乐,呜呼哀哉,抢了白抢,救了白救,所以这种盲目吹捧老中医,让年轻人靠边站的做法实在是本末倒置,上纲上线的话,就是在掐死中医!

但现实就是如此,社会在考验年轻中医,病人在置疑年轻中医,要绝地反击,就只有拿出疗效,让生病的社会和生病的个体忘记你的年龄,让他们惊讶,惊讶后信服。

当然要每个病人一服即效是不可能的,但若把这个当作毕生追求的目标来要求自己,总有一天,你还没成为“老”中医之前,你会听到病人说:“看中医,现在还是要找年轻人。”我就听到过。

吐槽完毕。

本文所举医案均是从平时笔记中原文选录,不增损一字,疗效如何,也是病人亲口所述,不虚造一字,另有体会则是即时写就。

验案的目的不在于自炫,只是总结经验,其目的在提高诊疗水平,笔记中尚有不少误治,败案,择时整理,其目的在于总结教训。实际上,相对验案,败案对临证水平提高助益更大。但因患者大多厚道,服之不效或反效,常不会如实反馈,或者干脆不来,因此相对不易收集,非笔者藏拙。

年9月6日星期二

一、俞,女,32岁,腰痛,双下肢少力,舌苔略黄腻,脉沉无力。

辨:肾虚夹湿热下注

方:杜仲30续断30桑寄生30独活20怀牛膝20鸡血藤20香附20苍术12黄柏10灵仙20苡仁30狗脊30地龙20

3剂。复诊述效果极好,以至怀疑是否加用激素。刻诊述少腹两侧疼痛,脉较前有力。予芍药甘草汤合金铃子散加乌药、荔枝核等,观后效。

年12月12日星期一

一、本院护士女儿,9岁,咳嗽半月余,未见人,予止嗽散加减:麻黄12半夏15陈皮12前胡12白前20紫菀20白果12百部20冬花12,一剂,一服效,一剂愈。

年12月14日星期三

女,55岁,牙痛甚,几不可入睡,无灼热,亦无酸软松动,有外感史,舌略偏红,脉沉似滑少力。黄连6升麻15白芷15蔓荆子15薄荷15丹皮15郁金12南细辛8川芎12生地15当归12,未尽剂而愈。

年1月12日星期四

一、易,女,70岁,1月10日初诊。口渴难当一年余。所服方药尽皆滋阴养液,毫无寸效。胃部略有胀满不适。舌淡红,苔薄,脉沉缓,但右关浮大缓而有力,重按近滑略数有力,脉象特点尤其突出。余断为胃部病变,嘱其行胃镜检查。

方:桂枝15白术15茯苓18猪苓18泽泻20天花粉15半夏12,生姜两片。两剂。

今日复诊,述服上方两次即效,两剂服完,口渴消除十之七八,原方加木香10再进两剂。

年2月28日星期二

一、蒋,女,本院职工,病胃胀、背胀,予半夏泻心汤加减:黄连9半夏30厚朴15枳实15茯苓20干姜3太子参20,一剂,服一次背胀即愈。

二、本院职工之子,不满周岁,咳嗽一周,呛咳不已,予止嗽散加太子参、白果、冬花等,服一次,不到两小时,病愈。

年3月30日星期五

一、今一病者来诊,述前治其孙女骨头里发痒,搔不到,须敲打撞击桌边棱角才能缓解,追忆以青蒿鳖甲汤治之,今述服上方一服即效,一剂即愈。

年4月25日星期三

二、治一妇,头面下肢浮肿,素有喘症,舌苔略腻,脉浮滑有力。

方:麻黄12荆芥10防风10杏仁15半夏20桑白皮15白术15茯苓20泽泻20苡仁30木瓜18地龙20泽兰30川牛膝15腹皮15生姜3片

一剂肿消。

年5月4日星期五

一、唐,女,67岁,胃痛,舌脉忘。方:太子参20白芍20甘草6元胡20蒲公英10半夏12茯苓20吴萸3黄连6苏叶10,三剂。4月26日初诊,今日复诊,述上方服一次即病证大减,三剂服完,现胃已不痛,其他伴见症如口苦、咽燥、眼昏涩等,也一并消除。今见两胁及腹部微胀痛,予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青皮。

年6月12日星期二

治一妇,头晕两月余,在神经内科服西药,不退反进,至卧床难起,时伴呕吐,舌略红苔略黄腻,脉弦滑。予天麻钩藤饮加减(不详),似有半夏、枳实、胆南星、蜈蚣、泽泻、丹皮、刺蒺藜等,予两剂,二诊来诉,上方仅服两次即能自行起床,两剂服完病愈七八。可见方药对证,其效之速不输西药。

年6月25日星期一

一、周,女,36岁,右肋剧烈痛,不堪忍受,查彩超肝胆无异,估计是肋间神经痛。舌暗苔黄腻厚,脉弱。方:柴胡20青蒿15黄芩10香附15青皮15川楝20元胡30蜈蚣2条全蝎8丹皮15郁金15赤芍15枳实12丝瓜络12,一服痛减,一剂服完痛减七八,两剂愈。

年9月5日星期三

一、何(9月3日初诊),女,39岁,双下肢水肿数年,在他医处服药反重,舌淡略胖质嫩色偏暗,苔白腻,脉沉缓。

方:桂枝12白术20茯苓20猪苓10泽泻20独活30苡仁30蜈蚣1条地龙20木瓜20桑白皮10麻黄6杏仁10太子参20两剂

今日复诊,述上方仅服一次,不到一小时,即感小腿微痒,水肿眼看着明显消退,患者非常高兴,当下即欲打电话告知于我,但其夫不信中药能见效如此之快,言看看情况后再说,两剂服完,水肿基本消除。

上方续进两剂善后,因其白带多,略痒,加苍术12地夫子20白鲜皮20。

补记:年9月10日星期一:水肿未发,白带减轻,不痒,仍有,上方去木瓜、独活、麻黄、杏仁、蜈蚣、桑白皮,加白芷、白果、牡蛎两剂。

年9月25日星期二

一、邹,女,40岁,盗汗,头汗重,汗后发冷,每夜须换四五次衣裳,舌淡红,脉沉无力。病有年余,前医皆作阴虚治,所处方药不外地骨皮、鐅甲、麻黄根、浮小麦、牡蛎等滋阴敛汗,或用玉屏风散等,了无寸效。

桂枝16白芍16甘草8大枣10太子参30牡蛎30浮小麦30桑叶30制附子10(先下),生姜5片一剂。

今日复诊,云病减至半,昨晚盗汗明显减轻,只换了两次衣裳,头汗基本消除,已不发冷,反发热,舌略红苔腻略厚,脉滑略数。

桂枝15白芍15甘草5大枣8太子参25桑叶25半夏20茯苓20浮小麦30,生姜5片,两剂。

年11月5日星期一

一、彭,男,牙痛,自觉齿软松动,一磨牙中见裂缝。方:熟地20枣皮20肉桂5泽泻10骨碎补15南细辛3当归15丹皮10,上方服之即痛止,效速,但停后则复,嘱其续服,然所奇者,服两剂后,牙中裂缝竟见愈合。

年1月14日星期一

一、林,女,38岁,全身皮肤起风块,挠之则红,瘙痒剧烈,夜甚,难以入眠,病半月余,服药无效,舌略红,脉略滑数。

方:麻黄10荆芥10防风12刺蒺藜40丹皮15紫草30连翘15白鲜皮25徐长卿15地骨皮15玄参12乌梅12,两剂,嘱忌发物。

患者于1月8日初诊,今日方来复诊。云服药后,当晚即明显减轻,现在病已十去八九,皮肤如常,续进两剂巩固。

三、明,男,60岁,咳嗽,咽痒,舌苔白,脉有力,左浮。方:荆芥12桔梗15杏仁15白果12大力子12百部18前胡15白前15紫菀15枇杷叶15太子参10陈皮12桑叶15,两剂。1月10日初诊,今日复诊,述只一服便即咳止。

年2月20日星期三

一、杨,女,72岁,病牙痛,舌红苔黄腻,脉浮数。连翘15银花15丹皮10蒲公英10生地12通草10升麻12竹茹10芦根15,两剂,今日复诊,述服一剂即愈。

年3月22日星期五

二、李(昨日下午就诊),女,65岁,热淋不尽,刺痛,尿频而偏少,略艰涩,自服金钱草冲剂无效,强忍不住,临下班时才勿勿赶来就诊,舌红,脉左寸滑数,尺滑有力。

黄连6连翘15黄柏10肉桂3知母10桑白皮10白茅根15金钱草15瞿麦20小茴6海金沙20小蓟20丹皮10一剂

今日复诊,症状全除。黄连连翘的运用是因左寸滑数,用滋肾通关丸是因为复下焦气化,桑白皮、白茅根的用法是因肺为水之上源,上源清则下流畅。

年5月6日星期一

一、易,女,36岁,失眠一年余,时心烦,舌淡红薄腻苔,脉略浮缓大,左关缓大有力,重按滑。无胃胀。

辨为痰气阻滞,胆气不降

黄连6连翘10豆豉20半夏24陈皮12茯苓30菖蒲12郁金10枳实12枣仁30浮小麦30

两剂,每日一剂。

5月2日初诊,今日复诊,效果出人意料,述服药当晚即睡8小时,服药期间睡眠极好,有两日无药则略差,但比以前明显好很多。原方加丹皮10,两剂缓进善后。

年6月14日星期五

四、5月22日治一女,3岁,发热39.2度,方:黄芩5连翘20柴胡40板兰根8太子参8葛根40,一剂,今日因他病来诊,述服一次即退烧,余药弃之。此方乃从黄煌先生退热验方(芩柴翘板草)中加味,若有恶寒常加荆芥,重点在重用柴胡、连翘。

年6月26日星期三

二、陈,女,30岁,牙酸软,舌淡红,脉沉弱。在他医处治疗月余无效,辨为肾虚。

熟地10生地10山茱萸12肉桂3当归10骨碎补10泽泻10丹皮10菟丝子10牡蛎30

两剂,愈。

体会:此病不是大病,但也纠缠不爽。凡牙酸软,自觉摇动松脱(自我感觉,也可能并非真松动),均从肾虚治,必用熟地山茱萸肉桂,屡用屡效,从未失验。

年10月29日星期二

一、李,女,50岁,9月27日初诊,腹痛甚,胃略胀,舌略红,有裂纹,脉沉略少力。

半夏15黄连6厚朴18元胡30乌药15川楝15白芍40甘草8太子参15茯苓25合欢皮20防风20,两剂,服后痛止。

10月21日,腹痛复作(原因不明),疼痛剧烈,彻夜不止,舌脉如前。

元胡30乌药15川楝15白芍45甘草8丹皮12茯苓25防风18柴胡15太子参12枳实15白蔻10,两剂。自述服药一次即感明显减轻,两剂服完,病证全消。

二、本院职工之子,4岁,发烧两天,无汗,输液不退,其母代诊,未见舌脉。予黄煌经验方加减:柴胡25黄芩8葛根25板兰根10连翘25太子参10荆芥10,一剂(一汤匙),嘱其热退即止。今日其母来诉,上方服一次,即汗出热退,未复发。

年10月30日星期三

一、王,男,55岁,本院护士丈夫,10月29日初诊,病盗汗。睡时发热,大汗淋漓,汗出后有恶寒发冷,但因在睡中,并不突出,病两月余,白天基本正常,略有微汗,舌略大,略红,苔薄略黄微腻,脉不浮,按之不数,微弦略滑中略有缓软欠力之意,重按尚可。

桂枝15白芍15甘草5大枣5桑叶30太子参15地骨皮10丹皮10浮小麦30,生姜3片,两剂。

患者于昨日下午5点多来诊,今日早晨该护士便欣喜告知,服上方一剂未尽,昨晚已基本不发热出汗,嘱其尽剂,不必再诊。

体会:单纯的典型的标准的桂枝汤证,谁都会认,谁都会用,但临床中更多的却是错杂兼夹,所以难点就在怎样从错综复杂的表现中识得各自方证,并把各种错杂病机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拟定相应的方药。有些甚至是相反的病机,关键点在于有是证用是方,而前提却是有是病机才有是证,病机之间看似相反,但却很可能同时并存,套用一句话:在复杂的人体上,没有什么不可能。

年11月7日星期四

一、刘,女,82岁,11月5号初诊,病左腿疼痛剧烈,有牵扯感,晚上发热有汗不多,住院十余日疼痛不减,拟行封闭术,舌淡红光亮无苔,脉弦有力略涉。余嘱其先服中药再说。

怀牛膝20赤芍15白芍45甘草10鸡血藤20当归10地龙18女贞子15石斛15地骨皮12丹皮12生地10,两剂。

今日其子女来诊,诉服上方两次即不感疼痛,嘱其尽剂。

体会:此案取效实在芍药甘草汤,余药只为辅助,也可不必用,可见对经方运用并未纯熟,尚待提高。

年12月24日星期二

三、治一闭经,舌淡,脉弱,方:黄芪20当归10香附20柴胡12川芎12艾叶6太子参15白术20瞿麦20茜草10桃仁10,3剂,一剂即经来,其余两剂弃置,随访两月正常。

体会:调月经,首重调气,气行则血行,次重调血,再次一定要注意调津液水液,因月经虽为血,但血与津液本是同源互化,调水即能调血,如瞿麦一味,能导水下行,是调月经,尤其是闭经,或月经延后,从水调血,导水引经的重要药物。

年12月27日星期五

一、治一老妇,80岁,病汗出,方:桂枝12白芍12浮小麦30桑叶20青蒿20黄芩10杏仁10厚朴12茯苓20白前10,两剂。

病人服药后短期未再诊,今因他病来诊,诉服上药一剂,汗出便基本消除。因时间较久,病人舌脉证候已忘,从方测药,应是桂枝汤加厚朴杏子,合蒿芩清胆汤。值得注意的是桂枝汤和蒿芩清胆汤合用,一治营卫不和,一治湿热内郁,两者病机看似相反,但临证中却可以同时存在,这就是临证变化无方之处,不可墨守成规,这两方合用治出汗已运用过多例,效果不错,可以重复,辨证关键之处就在于如何从湿热内郁中识得有营卫不和的病机,或者如何在营卫不和中识得湿热内郁,以前有过思考。大致是,湿热内郁的汗出,是热蒸湿出,是主动出汗,出汗是排邪,故汗出身凉而爽,营卫不和的出汗,是营阴失守,是被动出汗,汗出身冷不适,故从汗出后的情况可以判断。另外,湿热内郁,舌苔必厚腻,这是必见的指征,脉象上则可以是湿热内郁掩盖营卫不和,而见滑数,也可以是营卫不和掩盖湿热内郁,而见缓弱,但就我所见,以脉滑而有力较常见,即使见缓弱脉,但重按也当有力而滑。

年3月14日星期五

一、丁,女,4岁,3月12日初诊,病自汗甚,咳嗽甚,病延四月余,中西药俱无效。舌淡,脉浮细弱。

桂枝8白芍8太子参12杏仁10厚朴10前胡10白前10紫菀10百部10白果8浮小麦12,两剂。今日复诊,述病去八九,全家皆喜,直呼中医神奇。实则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止嗽散,按证投方而已。

年3月19日星期三

一、今治一人,与上述昨天患者类似,王,女,47岁,病舌头干躁,有灼热,似沸水烫,小便略频而不爽,颈部淋巴结肿大,舌淡胖嫩,边略红,苔略薄黄腻,脉右沉弱,左沉弱,寸关略缓较尺有力。余辨少阴证,上有浮热。拟方真武汤合通关丸兼瓜蒌瞿麦丸意。

附子10白术10茯苓20瞿麦20赤芍10连翘10肉桂3黄柏6,两剂,观后效。

补:年3月21日星期五:今日复诊,舌头不适完全解除。仍有小便频欠爽,舌脉如前,左寸关较前缓和,予五苓散合通关丸加乌药,三剂。

年3月28日星期五

一、袁,女,78岁,病后半夜失眠,心慌不适,烦躁,胃略胀,久治不愈,舌淡苔黄腻略厚,脉右弦,左缓。

柴胡12薄荷6黄连6半夏9茯苓30菖蒲6浮小麦30丹皮10竹茹10,三剂。

26日初诊,今日复诊述服上方一剂即愈。

二、欧,男,67岁,病腹痛即便,便溏,近半年,舌脉已忘。

苏梗10白术20防风20白芍40茯苓20佛手10木瓜10乌药10,三剂。

患者于去年12月3日初诊,今日因他病来诊,述服上方一剂即愈。

年3月31日星期一

一、谢,男,83岁,失眠,舌淡红苔薄腻,脉缓略弦,一二诊用黄连温胆汤加枣仁龙牡肉桂,无效,第三诊试用陈士铎上下两济汤,黄连8肉桂4太子参15山茱萸15白术15熟地12枳实12枣仁25,两剂,今日复诊,病证显减。

二、杨,女,58岁,病感冒鼻塞流清涕甚,多喷嚏,素体阳虚。予辛夷15苍耳15白芷15细辛4党参15桔梗12生姜三片,服之无效,上证加重,因思平素阳虚,治病无效,改从治人。

方:附子12细辛5麻黄10黄芪18白芷12防风10白术12茯苓20生姜三片。治从温阳散寒,补气化水,服一剂,诸证全除。

年4月4日星期五

一、李,男,60岁,病下肢冰冷,上肢轻微,病程长,有肝硬化病史,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少胃少力。从血痹治。

黄芪20桂枝15赤芍15苍术12羌活12独活15苡仁30姜黄12,两剂。

患者于4月1日来诊,今日复诊,言冰冷基本消除,疗效出乎意料。

年4月14日星期一

一、叶,男,33岁,阳痿,无晨勃,舌红苔黄腻厚,脉弦滑有力。

辨为下焦湿热瘀阻,肝失疏泄。

柴胡18枳实12赤芍10蜈蚣1条车前子10蛇床子10黄柏6苍术10桃仁10川牛膝10,五剂,嘱其禁用补品及饮酒。患者五天前初诊,今日复诊述,上方服一剂,翌日便有晨勃,连续几日均正常,原方加茯苓巩固。

年6月6日星期五

一、杨,女,58岁,素体阳虚,今病眩晕呕吐,不敢睁眼起床,起则眩吐,口干,水入即吐,心里难受,舌苔薄腻微黄,质略红,脉沉弱。舌脉与平时无异。

天麻25桂枝15半夏18白术15茯苓20泽泻20生姜5片,一剂。

上方服两次即愈大半。

二、陈,女,31岁,5月27日初诊,头重如石压,颜面麻木,怕风吹,舌淡,脉沉无力,询之便想到黄芪桂枝五物汤,患者又诉及起因是右眼眶受伤后所致,半年未愈,因思之虽舌脉无瘀血表现,但起因为外伤,恐有瘀血。

黄芪45桂枝15赤芍15甘草6大枣6川芎15丹皮12白芷15桃仁10太子参15,两剂,服之即愈。停药后复发,今原方再进愈。

三、周,女,60岁,感冒颈项强痛甚,咳。桂枝15赤芍15姜黄15葛根80灵仙25子参15杏仁15甘草5大枣4厚朴15,今来诊他病述服上方一次颈项痛即愈。今病腹痛兼泻。赤芍15白芍18苍术15川楝15元胡30防风18茯苓25葛根30白术15,两剂。补:年6月9日星期一,今日复诊述服上方两次即有明显效果,两剂服完,腹痛已除,腹泻减少一半,理中汤加防风两剂。

年6月11日星期三

一、治一女,何某,48岁,腹痛腹泻腹鸣打嗝5月,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力。先予葛根芩连汤加半夏腹皮元胡车前草两剂,无效,认为湿热下注大肠辨证无误,二诊在原方上加大黄4克枳实12克,立见显效。

年6月18日星期三

四、田,女,28岁,今以腰痛来诊,述去年服药五剂,宫颈囊肿消除,查年10月14日处方如下:柴胡18赤芍10泽泻20桂枝12冬瓜子15茯苓30川牛膝10枳壳12茜草20桃10仁丹皮10

以桂枝苓丸加利水药及下焦相应引经药治愈子宫附件囊肿者尚有另一例,三剂愈,效果在意料之外。

年6月27日星期五

一、杨,男,8岁,食隔夜蛋糕,腹痛剧烈,面白神差,由父母抱来,舌脉无异常。

白芍30赤芍15川楝子10元胡25艾叶10桂枝10甘草5乌药10,一剂,因症状较重,嘱一日内尽剂,医院。患儿昨日来诊,今日复诊,蹦跳进屋,其母诉昨日下午服药头煎,因苦略有呕吐,但一服之后腹痛霍然而止,患儿大叫“我强壮了”,遂出屋玩耍。

年9月5日星期五

一、张,女,62岁,病咽喉胸膺部灼热疼痛,口干苦,胸闷烦躁略胀痛,舌边略红,苔薄黄,脉弦微细略数少力。辨为气阴不足,兼风热上扰挟痰热。治当轻宣上焦,清化痰热,慎滋补腻膈,苦寒滞气。

菊花20栀子10豆豉20厚朴12竹茹10竹叶10板兰根15玄参10芦根15连翘20薄荷12太子参15白茅根15浙贝10,两剂。

患者9月3日初诊,今日复诊,述服上药一次即觉轻松,服两次即觉十愈七八,言服中药数十年,从未有如此快捷。

体会:此方与经方相较,看似杂乱无方,但却是根据理法方药而来,依病机而论治法,据治法而拟方药,这种辨治模式与经方不同,但若丝丝入扣,同样也有捷效,不输经方。故经方时方各有适应证,各有胜场,各有长短,不可偏废。

年10月21日星期二

一、唐,女,63,皮肤瘙痒,舌脉忘(追记)。

玄参15荆芥15白鲜皮25赤芍12连翘15紫草15苦参10桃仁10刺蒺藜40地夫子25丹皮12防风15,两剂,一剂即愈。

年10月17日星期四

一、何,女,51岁,病嘴唇红肿干痒痛,舌淡胖,脉沉弱。辨证为脾虚湿盛兼血虚失润,脾主唇,血少则干,生风。治健脾益气升阳化湿,养血润燥息风。

白术15太子参15升麻12生地12首乌12刺蒺藜35防风12地骨皮12茯苓25苡仁25当归12丹皮10赤芍12僵蚕15,两剂,15日初诊,今日复诊,病去八九。

年11月3日星期一

一、韩,女,55岁,胃胀痛胁胀,加重于怫郁之后,舌淡红,脉右沉弱,右沉较右强。

黄连9半夏18厚朴18太子参15川楝10青皮12茯苓20白蔻6,两剂。

10月29日初诊,今日复诊述服上药一次即感症状大减,服两次即觉症状全消。中医见效慢乎?

年12月3日星期三

一、兰,女,72岁,肉眼血尿,色鲜红血块多,舌紫暗苔黄腻,脉沉滑数有力。

桂枝6桃仁10赤芍10丹皮10仙鹤草45大蓟30茜草10益母草15香附10川牛膝10黄柏6茯苓2三七4滑石10,三剂。

12月1日初诊,今日复诊述服上药一次即感有效,三天来只有一次血尿,色淡,血块少,舌苔略薄,原方续进。

三诊痊愈。

年6月8日星期一

一、刘,男,52岁,6月5日初诊,咳嗽反复数月,咳嗽在凌晨2点,其他时候不咳,咳时有痰,舌淡胖苔白腻略厚,脉沉弱。

柴胡6黄芩10太子参15半夏9细辛3干姜3五味子18杏仁10前胡20白前20茯苓20,两剂。今日复诊述,服上方当晚即不咳,原方两剂善后。

体会:此方重点在柴胡与五味子,凌晨两点,仍在阴气收敛中,但阳气开始升发,其大环境中的气机仍以敛降为主,此时咳嗽,是阴气收敛不及,故予重剂五味子敛气,予小量柴胡以应阳气初升,苓甘姜辛化寒饮。

补:年6月17日星期三:蒙,女,50岁,下半夜咳,白天不咳,痰少粘,口略渴,病月余,舌脉已忘,于6月15日初诊,予柴胡6黄芩10五味子18菊花20丹皮10半夏9钩藤10浙贝10白前10地骨皮10沙参10桑叶20,两剂。其法如上,夜咳注意收敛(但非必用),痰少粘是阴伤。今日复诊,述服上方,当晚即减,两剂服完咳止。

年7月15日星期三

一、幸,男,11岁,6月26日初诊,头痛两月余,医院检查无异,治疗无效,花费三千余元,舌脉已忘,今日因他病来诊,查当时处方,乃从外感头痛治,述服上方一剂即愈,余下两剂未服已弃。方药如下:半夏12黄芩6藁本10葛根30白芷12太子参12刺蒺藜18僵蚕12蔓荆子15柴胡12川芎8

年10月29日星期四

一、治吴某,女,59岁,气虚感冒头昏,9月22日初诊,今日因他病来诊追述,故舌脉不详,今日按脉沉弱,恐彼时亦然。方:柴胡12黄芩10半夏9太子参15防风10藁本10葛根20蔓荆子10刺蒺藜20,两剂。述仅服上方一次,即骤觉病愈,药效之速,甚觉意外。可见药能对人对证,古谓覆杯即愈并非虚言。

年10月30日星期五

二、蒋,男,5岁,发烧39.8度,无汗,予黄煌退热验方加减:柴胡20黄芩8板兰根10荆芥10葛根35连翘20太子参10,一剂,嘱汗出热退即止。系本院职工子女,昨天初诊,今日述,服上方两次,即热退不复,并未见明显出汗,恐柴胡用量不大,故汗出不显,但退热仍速。

年11月5日星期四

一、肖,女,28岁,胃痛,胀,服西药一月不减,在他处服中药反重,舌淡红,脉少力。

黄连3半夏9太子参15乌药10元胡30丁香3茯苓20砂仁3厚朴12,两剂,11月2日初诊,今日因他病来诊,述服上方一次即愈,医院护士,云从未想中医能有如此速效。

年11月11日星期三

一、谢,女,58岁,同房则阴道干且痛甚,舌淡胖质嫩,脉沉。

就病而言,似无可辨,故治人入手,予五苓散合桂枝茯苓丸,加柴胡、乌药引经,白芍养液,或加艾叶、香附行气等。一诊即减,十余剂则痛止,但仍干。

年11月19日星期四

二、马,女,51岁,病腹痛,痛则泻,舌淡,脉弱。

白芍20木瓜10白术20防风10柴胡6麦芽15乌药10元胡30甘草3木香6,三剂,11月13日初诊,今日复诊述,上方服一次即减,三付愈。

年11月24日星期二

一、曹,女,75岁,易饥,腹胀略咳,泪多,舌正脉弱。

太子参12乌梅10钩藤15刺蒺藜30牡蛎20茯苓20白芍12木香12杏仁15丹皮10菊花15,两剂愈。

此案再次证明乌梅、钩藤、牡蛎、刺蒺藜治易饥的确特效(此为个人经验),尤其是前三药。易饥从肝风辨治,风胜则动,动则易消。

年11月26日星期四

一、梁,女,47岁,牙痛,略有热感,舌淡红有,尺脉无力。

黄连6升麻15荆芥10白芷10细辛3赤芍10丹皮10太子参12骨碎补15熟地10,两剂,昨日初诊,今日路过述服上方两次牙痛愈,且以往入睡则冷,而昨晚一直暖和。

年6月16日星期四

一、陈,女,41岁,本院职工。头昏两周,服西药无效。舌淡红,脉少力,尤其左关沉弱无力明显。辨为血虚风扰。

当归10川芎6生地10白芍10刺蒺藜40蔓荆子10僵蚕10菊花20太子参15女贞子20防风10,两剂。6月13日初诊,时隔一天偶遇,述服上方两次即明显减轻,该人原本不甚相信中医,经此之后方赞中医治病不慢。

年7月26日星期二

一、刘,女,69岁,腰痛。

桑寄生30独活15续断20杜仲20骨碎补18灵仙20鸡血藤20香附15苏木15泽兰20姜黄10,三剂,一服即大减,三剂愈。

年8月25日星期四

一、蒙,女,18岁,月经两月不至。

柴胡12枳实12川牛膝10桂枝6桃仁10丹皮10赤芍10茯苓20王不留行10香附10续断20当归10,三剂,7月28日初诊,今日因他病来诊,诉服上方一剂月经即来。

年9月22日星期四

一、李,女,60岁,反复胃脘隐痛,胀,舌略红苔薄黄,脉沉,重按有力。

黄连6法半夏9厚朴18元胡30茯苓30丹皮10建曲10乌药10蒲公英10,三剂。9月20日初诊,今日来诊手足麻木,诉服上方一次,胃痛即止,三剂服完即愈。

年11月17日星期四

一、匡,女,45岁。反复头痛。舌淡嫩,脉沉弱,左关尤甚。

血虚头痛。

当归15川芎15白芍15首乌12藁本12蔓荆子10白芷12防风15太子参15刺蒺藜30,3剂。三日后来诊他病,诉服上方仅一次,头痛即减十之七八。

二、易,女,57岁,反复咳嗽,有痰。脉紧。

麻黄10杏仁10半夏9陈皮12茯苓20前胡20白前10射干10枇杷叶20大力子10厚朴12,3剂。二诊诉,服上方仅一次即明显减轻,三剂服完愈。

(医院曹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chuangzia.com/sztx/9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