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特殊计量药物的换算

一、现状分析

1.1研究意义

《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因其理无不该,法无不备,且方药缜密、药精力宏,故后世称其“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尊其为“方书之祖”。其中大多数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随着历代度量衡的演变及书中使用的非度量衡的计量方法,使许多药物至今未能有明确的古今换算标准,严重影响了临床的疗效。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药物剂量是临床取效的关键。因此明确张仲景特殊计量药物及方式的换算结果,对继承和发展仲景学术思想,合理运用经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1.2东汉度量衡的研究现状分析

东汉张仲景经方药物剂量量值是以东汉度量衡量值为依据。近年来对东汉度量衡量值进行了广泛研究,而对存世度量衡器具考证研究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目前对东汉容量1升合今毫升,1斗合今0毫升没有争议,而对东汉衡量量值有不同认识[1]。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法。

1.2.1物品体积测量法

《汉书·食货志》载:“黄金方寸,而重一斤。”《孙子算经》载:“黄金方寸重一斤,白金方寸重一十四两,玉方寸重一十二两,铜方寸重七两半,铅方寸重九两半,铁方寸重七两,石方寸重三两。”[2]而《后汉书·礼仪志》有关水比重的记载又为考证东汉衡量量值提供了资料。其载:“旧冬至……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三两。”[3]水比重受温度和大气压影响,我们可依据“4℃的蒸馏水,其密度取近似值1克/立方厘米”的比重定义,推算《后汉书·礼仪志》提供的资科。东汉1升=毫升目前没有争议,据此可推算东汉1斤的量值为.15克(÷13×16=.,简略为.15)。与“东汉大司农铜权”按12斤权计算实测量值.7克近似,据此可判断东汉1斤量值约克。依据水比重确定衡量量值,佐证东汉标准衡器量值1斤约合今克[4]。

1.2.2古代货币核算法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引用吴大徵根据新莽货币推算新莽时1两合今13.克,及刘复据新莽嘉量推算新莽时1两合今14.克的数据,将这两个数据平均后认为新莽时1两合今13.克,1斤合今.73克[5]。这个数据主要依据新莽时期的货币和嘉量核算,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权威性。长期以来一直是折算新莽与现代衡制的主要数据,曾被很多中医单位采用,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药大辞典》等。

1.2.3横权铜器核算法

柯雪帆等根据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等有关资料进行核算。此权现藏国家博物馆,高7.6厘米,底径10厘米,重克,权呈半圆形,权身有一镶“检封”的方穴。器身有铭文:“大司农以戊寅诏书,秋分之日,同度量,均衡石,桶斗桶,正权概,特更为诸州作铜秤,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用齐七政,令海内都同。光和二年闰月廿三日,大司农曹裬,压淳于宫,右库曹椽朱音,史韩鸿造,青州乐安郡寿光金曹椽胡吉作。”“光和”为汉灵帝刘宏年号,光和二年为公元年,与张仲景为同年代。从铭文可知,此权是当时中央政府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标准铜权。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认为“按十二斤权折算,每斤合.7克”[6]。据此认为东汉1斤合今克,1两合今15.克(或缩简为15.6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当依此折算[7]。

1.3东汉特殊计量药物的研究现状分析

1.3.1古人测量值

关于仲景非度量衡计量药物,自古以来都备受医家







































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inxian.com/sztx/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