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又称地棕、独茅、山党参、仙茅参、海南参
仙茅为仙茅科根状茎近圆柱状,粗厚,直生,直径约1厘米,长可达10厘米。叶线形、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大小变化甚大,长10~45(~90)厘米,宽5~25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或近无柄,两面散生疏柔毛或无毛。
花茎甚短,长6~7厘米,大部分藏于鞘状叶柄基部之内,亦被毛;苞片披针形,长2.5~5厘米,具缘毛;总状花序多少呈伞房状,通常具4~6朵花;花黄色;花梗长约2毫米;花被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2毫米,宽2.5~3毫米,外轮的背面有时散生长柔毛;雄蕊长约为花被裂片的1/2,花丝长1.5~2.5毫米,花药长2~4毫米;柱头3裂,分裂部分较花柱为长;子房狭长,顶端具长喙,连喙长达7.5毫米(喙约占l/3),被疏毛。
浆果近纺锤状,长1.2~1.5厘米,宽约6毫米,顶端有长喙。种子表面具纵凸纹。花果期4~9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m以下的林下草地或荒坡上。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储藏:仙茅移栽后生长2年,在10月倒苗后至春季末发芽前采挖。把根茎全部挖起,抖净泥土,除尽残叶及须根晒干。炮制方法:1、酒仙茅:取净仙茅用黄酒拌匀,润透后,置锅内微炒至干,取出,晾干(每仙茅斤,用黄酒10-20斤)。2、《雷公炮炙论》:凡采得(仙茅)后,用清水洗令净,刮上皮,于槐砧上用铜刀切豆许大,却用生稀布袋盛,于乌豆水中浸一宿,取出,用酒湿拌了蒸,从巳至亥,取出暴干。3、《海药本草》:仙茅,用时竹刀切,糯米泔浸。
性味:辛、温。有小毒。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补肾阳,强筋骨,散寒湿。
主治:阳痿精冷,腰膝冷痛,风湿关节炎,慢性肾炎,遗精、小便失禁,心腹冷气.小便失禁;筋骨软弱;下肢拘挛;更年期综合征。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常用选方:1、治阳痿、耳鸣:仙茅、金樱子根及果实各五钱。炖肉吃。(《贵州草药》)
2、治老年遗尿:仙茅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3、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仙茅、淫羊藿各15克,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4、肾虚腰痛:仙茅15克,薏苡仁30克,桂枝9克,细辛3克,木瓜9克,茭瓜蔸60克。水煎浓汁,冲鸡蛋2个服用。
5、治冲任不调症状的高血压病:仙茅、仙灵脾、巴戟、知母、黄柏、当归,六味等分,煎成浓缩液。日服二次,每次五钱至一两。(《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二仙汤)
6、治妇人红崩下血,已成漏症:仙茅三钱(为末),全秦归、蛇果草各等分,以二味煎汤,点水酒将仙茅末送下。(《滇南本草》)
7、治痈疽火毒,漫肿无头,色青黑者:仙茅不拘多少,连根须煎,点水酒服;或以新鲜者捣烂敷之。有脓者溃,无脓者消。(《滇南本草》)
8、治蛇咬:天棕同半边莲捣烂贴患处。(《草药单方临床病例经验汇编》)
文献论述1、《纲目》:仙茅,性热。补三焦、命门之药也。惟阳弱精寒,禀赋素怯者宜之。若体壮相火炽盛者,服之反能动火。
2、《本草新编》:中仙茅毒者,含大黄一片即解,不须多用大黄也。此种药近人最喜用之,以《本草》载其能助阳也,然而全然不能兴阳。盖仙茅气温,而又入肾,且能除阴寒之气,以止老人之失溺,苟非助阳,乌能如此。而予独谓全不兴阳者,以仙茅之性,与附子、肉桂迥异,仙茅虽温,而无发扬之气,长于闭精,而短于动火,闭精则精不易泄,止溺则气不外走,无子者自然有子。予辨明其故,使世之欲闭其精者,用之固守其精,而元阳衰惫痿弱而不举者,不可惑于助阳之说,错用仙茅,归咎于药之不灵也。
3、《本草求真》:仙茅,据书皆载功专补火,助阳暖精,凡下元虚弱,阳衰精冷,失溺无子,并腹冷不食,冷痹不行,靡不服之有效,以其精为火宅,火衰则精与血皆衰,而精自尔厥逆不温,溺亦自尔失候不禁矣。此与附、桂、硫黄、胡巴、破故纸、淫羊藿、蛇床子、远志同为一例,但附子则能以除火衰寒厥,肉桂则能以通血分寒滞,胡巴则能以除火衰寒疝,淫羊藿则能以除火衰风冷,蛇床子则能以祛火衰寒湿,硫黄则能以除火衰寒结,破故纸则能以理火衰肾泻,远志则能以除火衰怔忡,惟虽其所补则同,而效各有攸建,未可云其补火而不分其主治于其中也。故凡火衰病见,用之不离附、桂,余则视症酌增,然亦须视禀赋素怯则宜,若相火炽盛,服之反能动火,为害叵测。
4、《本草正义》:仙茅是补阳温肾之专药,亦兼能祛除寒痹,与巴载天、仙灵脾相类,而猛烈又过之,惟禀性阴寒者,可以为回阳之用,而必不可以为补益之品。《开宝》又称其主丈夫虚劳,则古人之所谓虚劳,本属虚寒之病,《金匮》用建中等方,而《千金》、《外台》皆用温药,其旨可见,正与今人阴虚火动之虚劳病相反。而又谓其助筋骨,长精神云云,李珣又称其明耳目,填骨髓,皆因其助阳而故甚言之,不可为训也。
5、《海药本草》:主风,补暖腰脚,清安五脏,强筋骨,消食。宣而复补,主丈夫七伤,明耳目,益筋力,填骨髓,益阳。
6、《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开胃下气。
7、《开宝本草》: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失溺。
8、《滇南本草》:治妇人红崩下血,攻痈疽,排脓。
9、《生草药性备要》:补肾,止痛,治白浊,理痰火,煲肉食。十蒸九晒,用沙糖藏好,早晨茶送,能壮精神,乌须发。
10、《王楸药解》:治皮肤风癫。
药膳仙茅炖童子鸡:配方:仙茅20克,仔公鸡1只,料酒10克,盐5克,味精3克,姜5克,葱10克,胡椒粉3克,上汤毫升。制作:1.将仙茅泡制后,放入纱布袋内,扎紧口;鸡宰杀后,去毛桩,内脏及爪,姜拍松,葱切段。2.将药包,鸡、姜、葱、料酒、上汤同放炖锅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45分钟,加入盐、味精、胡椒粉即成。功效:益肾,散寒,壮阳。适用于阳痿,腰膝酸软,精冷,精少,精稀等症。
仙茅煮猪腰
配方:仙茅12克,猪腰2个,料酒10克,姜5克,葱10克,盐5克,上汤毫升。制作:1.把仙茅洗净,装在纱布袋内,猪腰洗净,一切两片,去白色腰腺,切4厘米长的块,切4厘米长的块,姜切片,葱切段。2.上汤放入炖锅内,加入料酒,放入猪腰、姜、葱、盐和仙茅药袋。3.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即成。功效:补气血,益肾阳。适用于高血压,阳痿,腰痛患者。
仙茅蒸羊腰配方:仙茅20克,羊腰克,料酒10克,酱油10克,盐5克,味精3克,五香粉5克,白糖10克,姜5克,葱10克,香菜30克。制作:1.将羊腰一切两片,除臊线洗净,切成腰花;仙茅用水润透,切成薄片,用毫升水煎煮25分钟,滤去汁液,姜切片,葱切段,香菜洗净,切成段。2.将羊腰花放入碗内,加入仙茅汁液,姜、葱、盐、味精、酱油、料酒、五香粉、抓匀,腌渍30分钟。3.将羊腰花捞起,放入蒸碗内,置武火上症35分钟,停火,取出蒸碗,除去姜,葱,撒上香菜即成。功效:补肾阳,温脾阳,强筋骨,祛寒湿。适用于阳痿,四肢麻痹,腰膝冷痛,更年期综合症等。
仙茅助阳酒
材料:仙茅克,白酒0毫升。做法:1.将上药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2.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功效:补肾壮阳,驱风除湿。适用于阳痿,精冷,畏寒,腰膝冷痛,女子宫寒不孕,风湿等症。仙茅羊腰汤材料:仙茅、淫羊藿、枸杞子、薏苡仁、杜仲各20克,羊腰2个,姜,葱各10克,料酒6克,盐、味精、胡椒粉各3克,高汤毫升。做法:1.将羊腰一切两半,去白色臊线,洗净,切成3里面见方的腰花,将前五味中药用清水煎煮成毫升的汁液,姜拍松,葱切段。2.将样腰花、药汁、姜、葱、料酒同放炖锅内,加入高汤和水毫升,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炖30分钟,加入盐,味精、胡椒粉即成。功效:补肾壮阳,适用于阳痿,早泄,遗精等症。
仙茅复方酒材料:仙茅。淫羊藿、五加皮各克,白酒0毫升。做法:将前3味切碎,装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周后即可取用。功效:口服,每次温服10-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本酒温补肝肾、强壮强身、散寒除痹。主治肾虚健忘、腰膝酸软等症
仙茅炖肉
材料:猪肉(瘦)克,仙茅15克,金樱子15克。
做法:猪肉洗净后切块;仙茅、金樱子洗净,捣碎,用纱布包好。将仙茅、金樱子与猪肉一起加适量水,置文火上炖煮至肉熟烂即可。
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适用于阳痿、耳鸣等症。
仙茅茶
材料:仙茅5g、红茶3g。
做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温肾阳,壮筋骨。
用途:男子阳痿精冷;小便失禁;心腹冷痛;腰腿寒痹疼痛。
仙茅雀肉汤
材料:麻雀克,芡实米80克,仙茅20克,枣(干)40克。
做法:麻雀去内脏,去脚爪。仙茅、芡实、红枣去核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入水煲内,猛炎煮滚。慢火煲2小时,汤成可供饮用。
功效:补肾阳,壮筋骨
用药禁忌1、凡阴虚火旺者忌服。2、《雷公炮炙论》:勿犯铁,斑人须鬓。3、《本草经疏》:凡一概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衄血、齿血、溺血、血淋,遗精白浊,梦交,肾虚腰痛,脚膝无力,虚火上炎,口干咽痛,失志阳痿,水涸精竭,不能孕育,老人孤阳无阴,遗溺失精,血虚不能养筋,以致偏枯痿痹,胃家邪热不能杀谷,胃家虚火嘈杂易饥,三消五疸,阴虚内热外寒,阳厥火极似水等证,法并禁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