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课堂之三七
很久以前,有兄弟俩,哥哥继承家传,行医看病且种植药材,弟弟则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有一天,弟弟突然得了急症,七窍出血。哥哥得知后,急忙刨了一棵草药煎汤给弟弟服下。弟弟连服几剂后,霍然痊愈。他问哥哥用的什么药,哥哥告诉它是祖传的止血草药。后来他向哥哥要了一些草药小苗栽在自家园子里,第二年,这棵草药已长得枝繁叶茂。
说来也巧,邻村有家财主,财主的儿子也得了出血病,吃什么药也不管用,眼看就快死了,打听到弟弟患过类似的病,吃了一种草药治好的,便到弟弟家寻医问药。弟弟听说后,就把种在自家园子里的那棵草药挖出来,给财主的儿子煎汤喝了,几剂之后,不但没治好病,人还死了。
财主像疯了一样,告到县官那里,弟弟被抓了起来。哥哥得知后,急忙前去申诉,告诉县官,这并不是弟弟的过错,弟弟给财主儿子用的确实是止血草药熬的汤,只不过这种草药才生长了一年,还没有药性,要长到三到七年时药力才最强。这件事轰动了十乡百里,渐传渐广,人们也知道了这种草药的采挖时间。后来,人们就给这种草药起名叫三七,意思是生长三至七年的药效最佳。
注:三七主产于云南、广西。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切片,或捣碎,或碾细粉用。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主要功效为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1.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祛瘀,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单味内服外用均有良效。如《濒湖集简方》治吐血、衄血、崩漏,单用本品,米汤调服;若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可与花蕊石、血余炭合用,如化血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外伤出血,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掺,或与龙骨、血竭、象皮等同用,如七宝散(《本草纲目拾遗》)。
2.胸腹刺痛,跌扑肿痛。本品活血消肿,止痛力强,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尤为伤科要药。凡跌打损伤,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本品皆为首选药物。可单味应用,以三七为末,黄酒或白开水送服;若皮破者,亦可用三七粉外敷。治疗血滞胸腹刺痛,配伍延胡索、川芎、郁金等活血行气药,则活血定痛之功更著。用治痈疽肿痛亦有良效,如《本草纲目》洽无名痈肿,疼痛不已,以本品研末,米醋调涂;治痈疽溃烂,常与乳香、没药、儿茶等同用,如腐尽生肌散(《医宗金鉴》)。
煎服,3~9g;研末吞服,1次1~3g。外用适量。
孕妇慎用。
“黄皮肤”液体敷料产品简介
:“黄皮肤”液体敷料:通常为溶液或软膏(不包括凝胶)。:皂角刺、土茯苓、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百部、白鲜皮、黄柏、铁冬青、七星剑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产品优势
能全面杀灭由葡萄球菌、念珠菌(霉菌、真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皮痒瘙痒,杀菌快速、高效。
1分钟快速止痒。萃取天然蛇床子-R2及苦参中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有效成分,杀菌止痒,效果显著。非抗生素杀菌剂,采用纯中草药配方,避免杀菌过程中产生耐药细菌,避免产生皮肤炎症,无刺激更安全。能保持伤口持续处于湿润状态,加速皮肤上皮组织修复再生,比干燥伤口愈合速度快3倍。产品安全持久,独有的杀菌配方能提升皮肤局部免疫力、减少疤痕,不易复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能起到物理屏障作用的保护层进而达到保护皮肤,预防化妆过敏、实物过敏、接触性过敏等问题!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适用于成人皮肤炎症的护理。如瘙痒、癣症、脚气、蚊虫叮咬等护理。打开包装,涂抹或冲洗,每次适量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