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二号方
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莪术1.5-6克三棱1.5-6克
2、儿科
小儿一号
风热咳嗽
症候: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恶风,头痛,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辩证要点:咳嗽不爽,痰黄,鼻流黄涕,咽红,舌质红。
治法:疏风清热,宣肃肺气。
主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处方:密麻黄5g生石膏20g杏仁8g甘草6g金银花10连翘8g鱼腥草10g瓜蒌壳8g莱菔子8g蝉蜕6g射干8g
小儿二号
小儿感冒慈幼清解汤
处方:石膏30g青高10g白薇30g桑叶10g赤芍10g柴胡6g黄连3g荆芥10g焦山楂10g焦六神曲10g槟榔10g
天花粉10g大青叶15g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透邪导滞。用于治疗小儿高热。
3、内科
title
中风一号
痰热腑实
主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舌喎斜,腹胀便秘,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中风合并便秘痰多)
舌脉: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大。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星蒌承气汤:瓜蒌15g、胆南星8g、生大黄10g、芒硝10g、栀子10g、黄芩10g、竹茹10g、天竺黄10g
中风二号
半身不遂
主症:半身不遂,患肢瘫软不用,或肢体麻木,口舌喎斜,少气懒言纳差,自汗,面色萎黄,或患肢强痉而屈伸不利,或见患肢浮肿。
舌脉:舌质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涩或细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g桃仁10g红花5g川芎10g当归10g赤芍12g地龙10g桑寄生12g杜仲10g牛膝10g鸡血藤12g
4、耳鼻喉科
title
鼻渊一号(鼻窦炎)
处方:辛夷12g防风10g前胡10g天花粉10g意苡仁30g桔梗10g广藿香10g细辛3g白芷6g蒲公英20g桑白皮10g
鼻鼽一号(过敏性鼻炎)
处方: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白芷12g广藿香10g陈皮6g五味子12g蝉蜕6g川芎6g细辛3g桑白皮10g甘草6g
咽炎一号(急性咽炎)
处方:金银花20g连翘10g牛旁子10g荆芥10g防风10g黄芩10g蝉蜕6g玄参15g浙贝母10g桑白皮20g桔梗10g甘草10g
咽炎二号(慢性咽炎)
处方:玄参10g麦冬10g白芍10g枸杞子10g地黄10g牡丹皮10g浙贝母10g桔梗10g射干10g蝉蜕6g芦根15g甘草3g
三.陕西中医学院关节炎外洗方
桂枝15g桑枝15g红花15g花椒15g艾叶15g伸筋草32g透骨草32g川乌9g草乌9g刘寄奴15g牛膝15g木瓜15g
四.医院胃癌方
[药物组成]
炒山楂9克,炒建曲9克,炒麦芽15克,煅瓦楞30克,炙鸡金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15克,木香9克,陈皮9克,丹参12克,煅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海带15克。
[适应证]胃癌
[制法]
先将上药加清水超出药面3厘米,浸泡2小时,搅拌几次,使清水被药物部分吸收,最后再加清水至超出药面3厘米,放火上煎煮40分钟,每剂煎2次。
[用法]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验案举例]
陈X,男,70岁。胃脘作胀,经常隐痛,头晕神疲,泛恶便秘。胃镜示大弯侧溃疡及结节状隆起,活检为腺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食积,结而成症,久久耗伤正气。治宜理气化瘀,消积散结。用胃癌方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复查胃镜,局部明显好转;生活正常。随访10年未发。
[按]本方系通过临床反复筛选而成,有理气止痛、消食和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用。服用本方不仅能使症状消失或改善,生存期延长,而且能使癌灶消失、缩小或稳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