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窃衣长得美并不重要,活下来并扩大地盘才

以前在报社上班时,有位小美女同事特别偏爱香港的设计师品牌,可惜,每次她喜孜孜地穿着新衣来上班时,都会被上司diss:“你就不能买点好衣服穿吗?毕竟我们是时尚媒体!”她私下里很委曲:“我这些衣服都不便宜呀...”

还有我的一位发小好基友,曾经做到过世界强大中华区的高管,她说刚出道的时候,因为自信心不足,总是不惜血本地买大品牌的基本款撑门面。可她的衣服在老妈那里同样被diss了:“你这些衣服看上去一点款式都没有,怎么就那么贵呢?”

的确,在跟我们有年龄代沟的上司与老妈看来,这些衣服颜色既不靓丽,款式也不出奇,哪里称得上好呢?这倒是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所谓高级,是需要与之匹配的审美品味,才能欣赏的。

这个道理,放在植物界也一样。花大色艳,人见人爱,不一定就是高级;反之,虽然花小而不起眼,伞形科却名列“被子植物十大科”之列,等级那是相当高。在卢梭写给植物入门者的经典著作《植物学通信》里,仅详细介绍了几个科,其中就有伞形科。

何处不见小窃衣?

时下,跟野胡萝卜(点击可阅读:《野胡萝卜:除了赞智商太高以外,我竟无言以对》)一样正开得如火如荼的,还有另一种伞形科的野生杂草,小窃衣。这两种野草经常混生在一起,重庆城里到处可见,但小窃衣比野胡萝卜更厉害——经常,它的果实无声无息地就沾了你一身。难道,它也很高级吗?

花瓣5枚,外缘花瓣更大

小窃衣也开白花,但每一朵都很细小,肉眼很难看清小花的结构。借助一只手持放大镜或相机的微距镜头,我们才得以欣赏它精巧的美:花瓣5枚,精致的心形,先端有缺口。每个小伞形花序上,都有数朵这样的小白花,小花的数目与组成的形状都不尽相同。这些小伞形花序再通过像伞骨一样的辐条——多则十来根,少则四五根,组成复伞形花序。

仔细观察下整个花序,你会发现,靠近花序外缘的那枚花瓣常常变得更大,使整个花序看起来更像一朵花。这就是小窃衣的第一个秘技:积沙成塔。这样一来,就更能引起昆虫的注意。

雄性期的花

第二招,上期刚刚写过的蜀葵才演示过,雌雄蕊异熟。小窃衣的雄蕊也是5枚,生于两枚花瓣之间,植物学上称为与花瓣互生。它的雄蕊先成熟,在刚开的小花上看得到粉红色的花药;而柱头要等雄蕊掉落之后才展开,防止了同一花序内的传粉,从而保证了授粉质量。

花既然这么小,总得想办法给裙下之臣一点好处吧。小窃衣索性把2个柱头的基部扩大变成了花盘,走过路过的各种昆虫,都有甜头——花盘分泌的蜜汁。同时,子房长在花瓣之下,外面还密被钩毛,妥妥地安全着,不会被虫虫们咬坏。这第三招,可叫灵活机变。

雌性期的花子房位于花瓣之下

最后,是果实上的钩与刺。小窃衣的果实成熟后一分为二,变成褐色。外表上密布钩状的小刺,这是它能牢牢钩住衣物的利器,也是“窃衣”这个名字的由来。这一招我们很熟悉了,闭着眼睛都知道是为了把种子散布到更多的地方。

果实

四个独门秘技,成全了小窃衣的高级。这四个进化特征,是整个伞形科植物的共同特点,证明它们在植物界的高级地位并非浪得虚名。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李娜一个人夺得过法网冠军,并不代表中国网球的实力就真的很强。

在下面这两张手绘图上,可以更清晰地看清楚小窃衣的花果结构。画中的学名是小窃衣的曾用名,植物学上称为异名。

图:wiki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chuangzia.com/szbm/5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