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monnieri(L.)Cuss.的果实,别名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野胡萝卜子等。蛇床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cm。主产于河北、浙江、江苏、四川。7~8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从古至今,中药“蛇床子”均被历代医家视为治疗皮肤病、瘙痒症的要药。清代名医陈士铎在其《本革新编》中曾说:“蛇床子,功用颇奇,内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良。”
蛇床子中所含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香豆素类化合物,另外还含有挥发油,倍半萜及糖类等成分。其中蛇床子素(Osthole)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它是香豆素成分的一种,也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蛇床子素的主要提取工艺为醇提法、超临界CO2流体提取。通过超临界CO2提取加工制成的蛇床子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其蛇床子素含量可高达95%以上。
蛇床子素的药理作用
1.蛇床子素具有抗菌、抗滴虫作用
我国早期的药理研究表明,蛇床子具有抗真菌、抗病毒、驱肠虫、抗阴道滴虫和类似作激素样作用。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中药蛇床子,尤其是对蛇床子总香豆素和蛇床子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上蛇床子素被用于治疗外阴瘙痒[1],滴虫性阴道炎[2],湿症、足癣[3],祛斑止痒[4]等。
2.蛇床子素具有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
蛇床子素能显著增加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显著增加脾指数,而对迟发性超敏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增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另外,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6]。
蛇床子的应用开发
目前,临床上蛇床子多外用治疗阴道滴虫、外阴湿疹、皮肤瘙痒、疥癣湿疮等症。
另外,蛇床子提取物也已被开发应用于一系列的女性护理产品以及抗菌除螨等洗护用品。
因其具有消炎止痒、抗过敏特点,它被开发应用于婴幼儿洗护产品,针对婴幼儿奶癣、湿疹的护理;以及被开发成霜、乳、膏、皂等剂型,用于成人体藓、皮肤瘙痒、脱屑、湿疹、皮炎、皮肤红肿等问题肌肤的日常护理。
蛇床子不仅可以外用,口服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现代医学实验表明,蛇床子素具有促性激素样作用,蛇床子素能预防“肾阳虚”症的出现,具有补肾壮阳作用[7]。目前,蛇床子提取物已被开发应用于功能性保健食品,用于改善男性生理功能,增强体力,减少疲劳感。另外,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蛇床子素还具有抗骨质疏松[8],改善认知功能[9]、抗肿瘤[10]、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抗衰老、抗炎及抗变态反应等功效。参考文献:
1.王效平,四川中医,,4(7):.饶桂珍,上海中医药杂志,,(9):.唐玉勤,中医杂志,,12(3):.中草药,,1(31)5.连其深,中国中药杂志,,17(5):.陈志春,药学学报,,23(2):.秦路平,人民军医药学专刊,,13(4):-.8.明磊国,药学学报,,47(2):-.沈丽霞,药学学报,,37(3):-.10.FijiokaT,ChemPharmBull,,47(1):96.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