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申
最开心就是
看着孩子们健健康康的模样
」人物介绍
丁申,副主任医师,上海丁丁中医儿科首席专家,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从事儿科临床诊疗工作四十年,是医教研经验丰富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型临床专家。曾担任南京护士学院、南京健康学院儿科临床教师,2次参加国际小儿哮喘流行性调查,发表多篇全国、省、市级儿科医学杂志论文,在常见病如小儿哮喘和流感调查工作是学术带头人。著有《只有儿科医生知道》等多部医学著作。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儿科疾病,特别在小儿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厌食偏食、慢性腹泻、抵抗力低下等小儿呼吸、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并根据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创建了过敏性疾病的冬病夏治的音乐同步治疗等疗法,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创新运用各种泡脚方,不吃药、不打针、不挂水,治愈了无数儿童的急慢性疾病。
采访笔记这是一个有趣的老人,活得很率真,很坦诚,很通透。其实她不算老,但我乐意把“奶奶”这个称谓挂在嘴边,在我的潜意识里,奶奶这个称谓是充满智慧的,历练人生的,能做人生导师的。
其实这是我第二次采访她,因为她又要踏上新的舞台。与两年前相比,她更开心,更自由,这是她最喜欢的状态。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刚读完一本书,《读爱情故事的老人》。书中有几个让我很感动的部分,是关于安东尼奥和他早死的妻子。他的妻子因为雨林里的疟疾去世了,于是他就一直把两人的合影挂在自己住的小屋里。当那几个自以为是的美国佬拿下照片放进包里,并开价索要时,老人发怒了,压着怒火说,再动一动就喂你们吃子弹。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老人为了自己的信念和爱情反抗着,捍卫着。
这是叫安东尼奥的老人,戴假牙,习惯和砍刀作伴,驻扎在雨林里的小屋,熟悉雨林的一切。他爱读爱情小说,并且习惯用一个放大镜看书,习惯是把每个单词拼出来,再读一遍,然后再把整个句子完整地读一遍。他觉得这样才能体会到整个句子、每个词所表达的意味。可是真正的咬文嚼字了。可是因为外来的愚蠢侵略者,老人不得不放下他钟爱的爱情小说,拿起猎枪,走向雨林深处,走向一只复仇的豹猫。
老人生命中有十分坚韧的一部分,就好像他长年累月居住在小屋里,每天带着砍刀出门寻找食物,用尽自己生命的力量守护雨林。还有一些柔软藏在他的身体里,就好像他读爱情小说的那份热爱,好像他对爱情的单纯信仰。
这本书,与我对面这个老人全无关系,但是,我不由自主就想起她。
我记得她在采访结束的时候,有些不悦。有位母亲因为孩子出生,轻易放弃辛勤打拼得来的工作,而选择做全职妈妈。她知道后,不能掩饰内心的情绪:“值得吗?很多事是可以想办法克服解决的,最重要的是,你做了全职妈妈以后,就是孩子的全部,你有能力担当起孩子将来的人生导师,让孩子看着你的背影前行吗?如果没有这些能力的话,请你回到你的职场,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1病人叫她“丁奶奶”
“金银花、紫草、冰片、川芎……将中药材打碎榨扁,浸在橄榄油中,加热搅拌再加入蜂蜡,最终形成防夏天蚊虫叮咬的银花紫草膏。”面前是指甲盖大小的一个小盒,里头装着丁申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下,在经方的基础上加减,最终研制出的药膏。
“我做过调整。经方更多考虑的是成人,而不是给孩子用的。原方中薄荷的成份多,有疏风散热,清头目,透疹,解郁的功效。而孩子相对单纯,皮肤也很稚嫩,如果采用原方,可能对皮肤有刺激——孩子们在痱子和湿疹方面的问题较多一些,所以,我会相应增加一些祛湿药,比如蛇床子、车前草。”丁申笑着说。
病人都叫她“丁奶奶”,包括孩子和家长,她说,见到孩子,就无比欢喜。
丁申是西医儿科出身,七十年代著名电影导演谢晋的一部《春苗》,让许多知青背起药箱,下到田间做赤脚医生。她就是那群人中的一个。那时候她十七岁,作为插队知青下放到淮阴盱眙县,扛起了七个大队接生和妇幼保健的责任。说起来那时山间田头的草药、民间家传偏方,也算是有了中医的启蒙。经过三年的历练,丁申考上了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一直从事西医儿科临床工作。
如今的她却认为,西医靶对靶器官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中医却不一样,中医要求医者找到病的源头。“中医来自于生活,所以有药食同源之说。比如,苹果直接吃可以增加维生素,也可以治疗便秘。如果连皮煮,性质就改变了,可以助消化、止泻,有收敛的作用——但苹果其实就是一个水果,可以说不是药。我始终认为,中药对于疾病的源头和康复的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这些都是在丁申学习中医儿科之后一步一步逐渐领悟出来的。年,在西学中的热潮里,丁申意识到如果能够掌握两种手段治疗疾病,效果会事半功倍,医院进一步学习。
万事开头难,开始是极其艰苦的。“老师讲的经络我能听懂,但是讲到五脏六腑,脑子里浮现的是西医解剖学里的一个个器官。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像重新认字一般,闭着眼睛,努力把西医理论全部抛诸脑后,然后再学中医,才慢慢地接受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理论虽然枯燥,但是掌握了一定的记忆方法,比如把它变成一个顺口溜或藏头诗,就会变得有意思。我不会死记硬背理论,都是通过推理得出结论,我的读书笔记也是这样,上面有很多推理的箭头。”
在这个过程当中,丁申一边上课一边想,中药汤剂实在让孩子难以下咽。由于自己得过风湿喝过三年中药,连成年人都无法忍受,孩子又如何吃得消?于是,丁申产生了使用中药外用法进行治疗的想法,这个想法经她二十多年的实践、改良,已经蔚然成型,在治疗儿童内科上独树一帜。
2中药外治,泡脚疗法丁申的中药外治,通常采用泡脚的方式,她的病人从哮喘患儿开始。
“泡脚的时候,水里有中药的成分,渗透到脉络里面,跟机体有相互交替的作用,这之后才能渗透到脏器起到治疗作用。刚开始病儿家长是不接受的,因为孩子看西医大夫已经花了好几千元钱,到这儿停下来,开一副中药七天的量不过百十来块钱,这么便宜,能行吗?但是,试了以后就知道,许多顽疾就在这汤汤水水里迎刃而解。”
丁申采用中药泡脚治疗儿科疾病,其实包含了对中医外治法的深刻理解和活用,最大的秘诀在于,泡脚的剂量和口服计量不同——如果是口服,每一味药的剂量只有两三克,四五克。但如果要泡脚,量一定要足够。剂量相当于口服的1-1.5倍。
“另外,在儿科口服中药上有个不成文规定,药不超过18味。而我的外用方,实在减不下来,通常用到20味,有时候26味——我的配方里有较多的对对药,作用比单用药强。现在家长对我都很信任,因为开药开再多,也不进嘴。”
这二十多年来,丁申通过泡脚疗法治愈了很多患儿,其中最让她感到开心的是一些支原体感染的病例。
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之间,呈高度多形性。它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相当大,涉及人、动物、植物及昆虫等多个领域,从人体分离的16种支原体中,5种对人有致病性,包括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等。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二三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秋冬时节。
在这方面,丁申颇有所得。“几乎所有支原体感染的小孩,都有明显的体征是肺部病变区呼吸的明显降低。而随着治疗进程,呼吸逐渐上来,到了康复前一周,出现痰鸣音。它就像一个盖子,要把盖子揭开,里面的痰排出来,病才能完全康复。”
以西医方法治疗,从起病到完全康复一般需要两个月,有时甚至会反复发作。“我会让家长把所有西药停掉,然后开七副中药,回去按照我的方法泡脚,一天两次,每次20分钟,泡脚七天,结束以后来复诊,第二周就是巩固,提高免疫力。”
就这样,丁申治愈了许许多多的孩子们,让圈子里的同行啧啧称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用玉屏风散加减给四个月大的宝宝泡澡治疗肠炎等。
3孩子的病,病因在家长数十年的儿科医生,丁申阅人无数,她最痛心的是,看到本来可以健康成长的孩子,在家长的无知育养下,走向“歧路”。
让丁申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发育迟缓加感统失调的孩子。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比如,孩子摸到桌边,才能反馈到大脑是桌边是硬的。”
来找丁申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的孩子缺少在婴儿时期需要的感统训练,六岁还不会走路,最多喊一声妈妈,也不理人,因为西医干预治疗不好,便找上了丁申。
“孩子唇红如涂朱,两个熊猫眼黑眼圈,手掌全是红的,一发火就拽着母亲的头发,情绪一会也不能控制。到六岁都没有用牙齿咀嚼过食物,每天只喝毫升的优质奶——他没有学过咀嚼和吞咽。我认为孩子是有病,但问题在家长身上。后来就开方,首先打开他的胃——20分钟中药盆浴。然后,我和家长单独谈了一次,希望改变他们带孩子的方法,按照我说的一点一点开始做——从爬行开始感统训练,再到走路、骑玩具车——三个月结束时,这个孩子从不理我到一来就抱抱我,亲亲我,判若两人。前前后后半年,孩子能骑自行车去上学了。”
丁申不仅善于治病,更善于读人,她说,我能读懂孩子,很多疾病其实是家长的原因。
作为一个儿童医生,丁申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很是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