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之57徐长卿

别名:鬼督邮、石下长卿(《本经》),别仙踪(《本草图经》),料刁竹(《生草药性备要》),钓鱼竿、逍遥竹、一枝箭(《简易草药》),英雄草、料吊(《本草求原》),土细辛、九头狮子草(《植物名实图考》),竹叶细辛(《植物名汇》),铃柴胡(《植物学大辞典》),生竹(《岭南采药录》),一枝香、牙蛀消、线香草(《中国药植志》),小对叶草、对月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天竹、溪柳、蛇草(《福建民间草药》),瑶山竹(《广西中兽医药植》),黑薇、蜈蚣草、铜锣草(《东北药植志》),山刁竹、蛇利草、药王(《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唐本草》:徐长卿,叶似柳,两叶相当,有光润,所在川泽有之。根如纲辛,微粗长而高服气。今俗用代鬼督邮,非也。

2.《纲目》:《名医别录》于有名未用复出石下长卿条,云一名徐长卿。陶弘景注云,此是误尔,方家无用,亦不复识。今考二条功疗相似。按《吴普本草》云,徐长卿一名石下长卿,其为一物甚明,但石间生者为良,前人欠审,故尔差舛。鬼督邮、及己之乱杜衡,其功不同,苗亦不同也。

古籍产地:《别录》曰︰徐长卿,生泰山山谷及陇西,三月采。又曰︰石下长卿生陇西山谷池泽,三月采。保升曰︰生下湿川泽之间。颂曰︰今淄、齐、淮、泗间皆有之,三月、四月采,谓之别仙踪。

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5厘米。根茎短,须状根多数。茎细,刚直,节间长。叶对生,披针形至线形,长约5~14厘米,宽约2~8毫米,先端尖,全缘,边缘稍外反,有缘毛,基部渐狭,下面中脉隆起。圆锥花序顶生于叶腋,总花柄多分枝,花梗细柔,花多数;花萼5深裂,卵状披针形,花冠5深裂,广卵形,平展或下反,黄绿色;副花冠5枚,黄色,肉质,肾形,基部与雄蕊合生;雄蕊5,连成筒状,药2室;雌蕊1,子房上位,由2个离生心皮组成,花柱2,柱头合生。蓇葖果角状。种子顶端着生多数银白色绒毛。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阳坡草丛中。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资源分布:产于江苏、河北、湖南、安徽、贵州、广西及东北等地。

采制:夏季连根掘起,洗净,晒干。

栽培:生物学特性徐长卿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南北各地均可栽培。土壤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较好。

性状鉴别:根茎不规则柱状,有盘节,长0.5-3.5cm,直径2-4mm;有的顶端附圆柱形残茎,长l-2cm,断面中空。根簇生于根茎节处,圆柱形,细长而弯曲,长10-16cm,直径1-1.5mm;表面淡黄棕色至淡棕色,具微细纵皱纹,并有纤细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或黄白色,形成层环淡棕色,木部细小。气香,味微辛、凉。全草带有根部,茎单一或少有分枝,长20一60cm,直1-2mm;表面淡黄绿色,基部略带淡紫色,具细纵纹,或被毛;质稍脆,折断面纤维性。叶对生,叶片扭曲,易破碎,完整者长被针形,表面淡黄绿色,具短柄或几无柄。以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段,阴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化湿,止痛止痒,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12g,入煎剂宜后下。入丸剂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体弱者慎服。

1、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单味应用,或随证配伍有关的药物。

2、用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本品有祛风止痒作用。可单用内服或煎汤外洗,亦可配伍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利湿热的药物。此外,本品还能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可与半边莲同用内服或外用。

各家论述:

1.《本经》:主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主注易亡定,啼哭,悲伤,恍惚。

2.《别录》:益气。

3.《生草药性备要》:浸酒,除风湿。

4.《简易草药》: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5.《岭南采药录》:治小儿腹胀,青筋出现。又治疯狗咬伤。

6.《中国药植志》:治一切癌症和肚痛,胃气痛,食积,霍乱。

7.《南京民间药草》:苗,浸酒漱口,可治牙痛。

8.《贵外民间方药集》:通经活血。治红崩,白带。

9.《福建民间草药》:益气,逐风,强腰膝,解蛇毒。

10.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止痛,解毒消肿,温经通络。治毒蛇咬伤,风湿骨痛,心胃气痛,跌打肿痛,带状疱疹,肝硬化腹水,月经不调,痛经。

11.《吉林中草药》:利尿,强壮,镇静止痛,驱寒散瘀,解蛇毒,通络和血。治脚气,水肿,腹水,胀满,寒性腹痛。

附方:

1治恶庄心痛,闷绝欲死:鬼督邮一两(末),安息香一两(酒浸,细研,去滓,慢火煎成膏)。上药,以安息香煎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醋汤下十丸。(《圣惠方》)

2治腰痛,胃寒气痛,肝硬化腹水:徐长卿二至四钱。水煎服。(《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3治腹胀:徐长卿三钱。酌加水煎成半碗,温服。(《吉林中草药》)

4治牙痛:徐长卿根(干)五钱。洗净,加水毫升,煎至毫升;也可将其根制成粉剂。痛时服水剂90毫升,服时先用药液漱口1~2分钟再咽下;如服粉剂,每次五分至一钱,均每天二次。(《全晨选编·口腔疾病》)

5治风湿痛:徐长卿根八钱至一两,猪精肉四两,老酒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6治经期腹痛:对叶莲根三钱,月月红二钱,川芎一钱。切细,泡酒四两,内服。(《贵阳民间药草》)

7治痢疾,肠炎:痢止草一至二钱。水煎服,每天一剂。(《全展选编·传染病》)

8治精神分裂症(啼哭、悲伤、恍惚):徐长卿五钱。泡水当茶饮。(《吉林中草药》)

9治皮肤瘙痒:徐长卿适量。煎水洗。(《吉林中草药》)

10治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顽固性荨麻疹,牛皮癣:徐长卿二至四钱。水煎内服,并外洗患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楫》)

11治跌打肿痛,接骨:鲜徐长卿适量,捣烂敷患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楫》)

12小便不通。用徐长卿(灸过)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各一两,滑石二两,槟榔一分,瞿麦穗半两。每服五钱,水煎,再加朴硝一钱,温服。此方名"徐长卿汤"。

13晕车晕船。用徐长卿、石长生、车前子、车下李根此,等分捣碎,取半合装在袋子里悬衣带上。

配伍:

1.用于风寒湿痹,脘腹疼痛,痛经,跌打损伤及牙痛等证。

徐长卿辛散温通,能祛邪而行气血,故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筋脉拘挛,常与威灵仙、木瓜等同用,以蠲痹舒筋止痛;若肝肾素虚,寒湿痹阻,腰膝酸软疼痛,可与杜仲、续断、独活等同用,以补肝肾,强腰膝而止痛。治气滞寒凝,脘腹冷痛,常与高良姜、香附同用,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治气滞血瘀,经来腹痛,常与川芎、当归、香附等同用,以行气活血,调经止痛。治跌打损伤,可与当归、乳香、没药等同用,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亦可煎汤熏洗,或用鲜品捣烂,敷于患处。治龋齿牙痛,除内服外,尤可煎水含漱。近年来,也常用以缓解癌肿疼痛及手术后疼痛,多制成注射剂使用。

2.用于小便不利,泄泻,痢疾。

徐长卿能除湿利水。治小便不利可与赤苓、车前子等同用;若湿热下注,小便淋沥,可与茅根、木通、冬葵子等同用,以清热利尿通淋。现有用本品治痢疾、泄泻、常单味煎服,亦取其除湿,行气止痛之功。若湿热盛者,可配黄连、木香、黄芩等,以清湿热而行气滞。

3.用于湿疹,风痒,顽癣。

徐长卿善治风淫湿侵所致的瘙痒性皮肤病,可单味内服,或煎汤外洗,亦可配伍利湿祛风之品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等同用。

徐长卿的传说

徐长卿,祖籍渑池[据野史记载现果园乡西村人]祖辈世代行医,生于隋朝初年。

杨坚统一中国后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定都长安,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推行新政,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官员勤政,又实行科举制度,从全国选拔人才,开创了平民可以通过考试做官的新纪元。由于新政的实施,国泰民安,徐家因世代行医生活殷实,其父便产生了让徐长卿走仕途之路的想法,徐长卿随弃医,学习儒家史书经典谋求功名,光宗耀祖。徐长卿天资聪慧,不负重望,于公元年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准备一展抱负,报效朝廷。谁知好景不长,做官两年,文帝驾崩,杨广篡位,而后迁都洛阳,因过度消耗国力,又施行暴政,引发民变和贵族判变,战乱频频,民不聊生,瘟疫横行。徐长卿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感到前途渺茫,悲愤之余辞官回乡。

回归故里后重新研习祖传医学,济救苍生,造福百姓,并且医术精湛。对于穷苦人家求医从不收钱,方圆数十里人人皆知,名声大振。但凡求医不能到者徐长卿都会上门尽心医治。

一日徐长卿刚用过午饭,正准备休息一会时,突然听到院子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职业的敏感让他意识到一定有病人求医,忙起身,这时一个中年男子已进到屋里见到徐长卿便跪到在地声音呜咽,泣不成声,徐长卿一便安慰一便扶该男子起身坐下。详问之下得知该男子姓张住在熊耳山下距此南五十里张家庄,自己的儿子今年三岁昨晚突然得病身上红团成片痒的难受,一夜之间蔓延全身。徐长卿听罢,背起药箱和张姓男子一同前往张家庄。

黄昏时分到达,刚进院子就听到孩上子的啼哭声,徐长卿就赶忙进屋给孩子检查病情,孩子全身风团,呈鲜红色伴有水肿现象,徐长卿虽医治百病这种情况也是平生第一次遇到,只是听父亲讲过此种病症可以用草药鬼督邮治疗,但这种草药非常难求。沉默良久把随身携带草药配伍煎熬服用。但徐长卿知道所配草药只能缓解并不能根除。此刻天色已睌张家挽留徐长卿住下给孩子治病。徐长卿答应,入夜辗转反则未能入眠,苦思根除之策。

翌日徐长卿便早早起来,冥想治病之法。不知什么时候已走到熊耳山前,晨曦的阳光洒满整个山坡,不由驻足观看,只见山高草密,山花烂漫,微风吹过,带着草的清香,花的芬芳,翩然而至。徐长卿带着复杂的心情凝视着这大自然的风光,忽见草葱中有一异草跃入眼帘,高约齐腰竟然发现这不正是自己需要治病的草药鬼督邮吗。走近仔细观察,此草,叶对生,茎不分枝,花型奇特与医书记载略有差异。徐长卿感到奇怪随刨之品尝,味辛略苦与鬼督邮味道极为相似。心里想到药味如此相似药效也可能相同,一定是一味至今没有被发现的草药,这种药极有可能根治孩子的病症。于是赶紧采集回到张家。这时张家夫妇正为孩子的病犯愁,一大早又不见徐长卿踪影。此刻孩子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张家夫妇着急万分、一筹莫展。这时见到徐长卿手里拿着在这里常见的喂牛草慌慌张张的回来。徐长卿顾不上和张家夫妇说话,拿着采集来的草药取径部捣碎敷在孩子身上,让张家媳妇把根部洗净煎熬让孩子服用。不一会孩子身上病症尽消,面色红润,呼吸顺畅。张家夫妇大喜拜谢徐长卿。

临别之际张家男子说道;‘’这种草在我们这里山上甚多,都是用来喂牛或烧火做饭之用不知道是药,竟然有如此疗效请教先生此药何名“。徐长卿面露为难之情说道:“此药我也不知道何名,就叫它无名药吧”。

自从徐长卿把张家孩子的病治好后,这里不关大人小孩患此病者皆用此草药,不再让病痛折磨。后来发现这种药对治疗痛病也非常有效。这里人们都知道是徐长卿发现的这味草药,久而久之人们便把此草药叫做徐长卿流传至今。也算是对医德高尚的徐长卿一个纪念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chuangzia.com/szzz/6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