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的智慧曲黎敏精讲伤寒杂病论黄

赵明国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7.html

新新,女,现年48,原籍江苏,现定居广东中山

我:一个人老心不老,爱时尚爱健康,爱生活爱家人,爱朋友爱分享,拍打拉筋艾炙自愈法推广者,中医经典养生爱好者,传统文化传播者.....自认为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每天活得精彩........

我,一个中医和传统文化爱好者,一直追随曲黎敏老师有10年之久,直至年11月,成为了老师真正的学生,这辈子将立志为弘扬中医文化而努力。以下文章来自喜马拉雅曲黎敏老师精讲不生病的智慧《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我将其编辑整理,希望有缘之人能读到他,并能领悟他......

知行合一,古方今用,+实际案例解读原典

延伸《黄帝内经》医理,以“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纲,旁征博引,结合《神农本草经》《医法圆通》《汤液经》《本草纲目》《千金方》《针灸大成》等传承千年的医书典籍、传世经方,深化剖析。

曲黎敏老师首次公开近30年中医研究笔记,结合现代人面临的实际身心问题,整理凝结成60+经典中医良方,穿插余件历代名中医临床经验,以一草一木微观之眼,窥探一呼一吸间生命大智.....从病根切入,消除疾病隐患,改变全家的生活状态....

.胎位不正,不一定要刨腹

脚上的经脉循行。首先,脚面的经脉从里向外分别为脾经、肝经、胃经、胆经和膀胱经。人的手和脚都属于末梢,末梢是阴阳交通的地方,末梢上的穴位叫井穴。井是生发之地,气血很薄且流速快,气血薄并不见得作用就小。这就好像我们说到子时一阳生,就这一阳,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其实五根脚指头,都是井穴,没事拿小牙签挨个按摩,都能治病。现在的制造鞋业都强调鞋子要舒服而不知人的脚需要的是刺激。所以,人越老,就越要多活动脚,每天转脚腕,每天泡脚、按摩脚,掐掐井穴,摩摩四缝,按按太冲,对身体极有好处。痛风病人最初的疼痛点,就是隐白穴,所以痛风实际上是脾病。

脾经起于足大趾隐白,足大趾僵硬没感觉,就是脾病,不用就是不会动。怎么办?练习方法是,没事脱了鞋在那摇大趾,或大趾、二趾相搓,不仅通脾经,健脾胃,还防老年痴呆。如果小孩子不爱吃饭,也可以帮他活动大脚趾,脾经慢慢运化开了他就吃饭了。要不你就给他按摩肚子,小孩子的病,按摩最好。但大人急啊,动不动就上药。

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因脾主统血,所以此穴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的要穴,也治便血,尿血。另外,还主治腹胀,癫狂,多梦,惊风等。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腎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可以散热生气。主治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经斜走足心,指腎经从脚后跟一直走到这个涌泉穴,所以妇女更年期出现足跟痛,就是肾精虚亏的原因。

另外就是至阴穴。足太阳膀胱经根起于至阴穴,在足小趾外側。太阳的根在最阴处,最大的阳根于至阴,这就是中国文化,就是阴阳的关系所在,没有至阴何来至阳?!就好比人参,至阳产于至阴。

至阴穴最管用的就是治疗胎位不正。比如胎儿在母腹里横位或臀位,出生时就会有危险。过去呢,有产婆会推腹,会艾灸至阴穴,现在没人会这个了,只好刨腹。胎儿出现这些问题,家长特别着急,有人总问:我现在37周了,孩子还横位呢,咋办?你先别着急,等你40周或39周要生的时候,孩子没准就转下来了,你现在一急,气血一凝聚,胎儿就不动了,最好是,快生的时候,如果胎位不正,可以针刺至阴穴或艾灸至阴穴,注意灸前排空小便,松开腰带,以利胎儿活动。至阴穴,属于井穴,井穴就是源头,气血特别薄,流速快,针刺会很疼。所以过去国民党审犯人时,喜欢夹手指头和插钎子,那真是万箭穿心啊。

还有一个滞产,生不下来,也可以针刺至阴,对于人来讲,阴部是至阴,少腹也是至阴,脾属于至阴,人体上,凡名称相同的,都有某种相似的属性,所以针刺至阴穴对阴部和少腹病都有效。其实,治病治到最深处的时候,底下就狂痒,并且流污物。年轻的女人阴部骚痒,一般会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排卵期,这时痒,属于阳气生发;一个是月经开始或结束时,这时痒,属于血不足。如果血不足,可吃药或针刺或艾灸至阴穴。或者用苦参20克,蛇床子15克煎洗外阴,亦可。

至阴穴还可以治疗头痛。为什么中医说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就是因为有经脉循行。膀胱经根在至阴,与腎经相连,肾精不足导致的头晕目眩,针刺至阴穴可以缓解症状。膀胱经结在精明,又与小肠经相交,所以针刺至阴穴对养不足造成的神经性头疼,和后脑勺跳疼也有效。如果是前额疼,则要针刺足三里,因为前额属于胃经地界。对小肠经受寒造成的耳鸣耳聋,也有良效,因为小肠也归属于太阳。此外,至阴穴还治疗目痛、鼻塞,和流鼻血。

脚上还有个太冲穴,属于肝经。这个穴位还治疗腰痛。太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交界处,最好推到骨头缝那,这个地方要常揉,尤其是爱生气的人,一定要常採。因为气血薄,所以会特别疼。

其实,人手上、脚上都有个四缝穴,就是手指骨、脚趾骨的交界处,四缝穴非常有用,因为气血薄,又都是经脉交会处,就疼,就刺激全身经脉。小孩脾胃不好,不好好吃饭之类的,可以揉,小孩子发烧了,可以针刺,手要快,小孩一哭,汗就下来了,烧就退了。但是你如果心疼孩子不敢扎,就给他上退烧药总上药的话,最后就有可能变化成肺炎,这时再误治,就是哮喘。所以与其这样,不如让孩子大哭一场来得快,就这么简单。什么叫“狠”啊?腰痛不可以俯仰,动手术不叫狠,针刺反而叫狠,就不对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脚真的比手重要,因为手天天在动脚动得少,又离五藏远,所以脚部保养很重要。泡腳当然重要,但若能使劲搓脚尖更好,比如使劲按揉自己的小脚趾对眼晴就有好处,按揉的时候就别看手机了,一边治着眼晴,一边害着眼睛,不是白忙乎吗?!

我创建这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chuangzia.com/szcj/7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